3.2.4 BOT方式 近年來,幾內亞開始開展BOT融資項目, 一般按國際慣例規(guī)定實施。BOT運營年限可達25年,期間比例分成等細節(jié)可協商。目前在幾內亞開展BOT的外資企業(yè)主要來自法國等西方國家。 2011年3月9日,法國波羅瑞(BOLLORE)公司與幾內亞政府簽訂了為期25年的BOT港口管理合同。2012年初,該公司開始投資改擴建港口,增加港機設備。 3.3 幾內亞關于企業(yè)稅收的規(guī)定是什么? 3.3.1 稅收體系和制度 幾內亞實行屬地稅制,稅收制度由以下法律構成:《稅務總則(le Code générale)》、《關稅總則(le Code douanier)》、《財政法案(la Loi des finances)》、《國家預算法(la Loi du budget)》。 3.3.2 主要稅賦和稅率 【在幾內亞經營的企業(yè)需要交納稅項】 。1)企業(yè)所得稅:35%;如企業(yè)虧損,將根據企業(yè)規(guī)模大小繳納最低包干定額稅1500萬-6000萬幾郎。 (2)增值稅:18%; 。3)工資稅:10-30%; 。4)學徒稅:3%(年薪收入30萬幾郎以上); 。5)保護稅:為鼓勵和保護本國工業(yè),規(guī)定對進口的某些同類商品征收10-15%的保護稅。征收保護稅的進口商品包括:面粉、果汁、礦泉水、含糖汽水、油漆和清漆、普通肥皂、蠟燭、塑料袋、餐具和其他塑料器具、椅子和塑料家具; 。6)消費稅:稅率5-45%。征收對象有:酒類、石油產品、香水、化妝品、珠寶首飾、金銀制品以及使用5年以上的旅游車等。 【優(yōu)惠關稅】根據自由貿易統(tǒng)一規(guī)則,幾對所有西共體成員國的產品免征進口稅。有關原產地規(guī)則由西共體制定并于2003年1月生效,該規(guī)則與西非經濟貨幣聯盟的原產地規(guī)則一致。所產生的關稅損失,由西共體統(tǒng)一提留基金補償。 西共體原產地規(guī)則確定的基本原則是:最終產品全部由成員國生產或充分加工并改變稅號;未經加工產品或傳統(tǒng)手工制品;使用當地原產材料的價值超過60%;增值部分超過或等于最終產品的30%。免稅區(qū)或享受免稅的出口產品除外。 【原產地證申請程序】企業(yè)向其主管政府部門遞交申請,并由其轉報西共體秘書處,秘書處提出決議呈報西共體部長理事會主席。獲準產品需在外包裝上標記原產地證明。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