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力求與上一級保護有一定配合關系。
一般情況下,后備回路跳三相的延時整定為0.25~0.3s。
4.2.7.7 接地故障與非接地故障判別元件的定值,應滿足如下要求:
a.線路末端單相接地故障有足夠靈敏度;
b.電流元件應躲過當線路通過電流相當于相電流速斷或電流輔助選相元件定 值時的不平衡電流;
c.零序電壓元件應躲過正常運行可能出現(xiàn)的最大不平衡零序電壓。
4.2.7.8 分相后加速回路中的相電流判別元件的電流定值應可靠躲過線路空載合閘 時的穩(wěn)態(tài)電容電流。
4.2.7.9 重合閘整組復歸時間,應大于重合閘周期與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第二次跳閘 時間和后加速延時之和,并留有一定裕度;同時尚應大于本線路相間距離保護的整 組復歸時間,以取得后加速情況下的選擇性配合。
4.2.7.10 一個半斷路器接線的自動重合閘方式,可根據(jù)系統(tǒng)需要,設定斷路器先后 合閘順序。先重合的斷路器重合時間按4.2.7.1條整定。
4.2.8 母線保護
4.2.8.1 母線差動電流保護的差電流起動元件定值,應可靠躲過區(qū)外故障最大不平 衡電流和任一元件電流回路斷線時由于負荷電流引起的最大差電流。計算公式如 下:
a.
式中 IDZ --差電流元件的整定值;
Fi--電流互感器最大誤差系數(shù),取0.1;
F'i--中間變流器最大誤差系數(shù)取0.05;
IDLmax--流過電流互感器的最大短路電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