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執(zhí)行。
2 當巖體整程度為極破碎時可不進行堅硬程度分類。
3.2.3 當缺乏有關試驗數(shù)據(jù)時,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A 表A.0.1 和表A.0.2 劃分巖石的堅硬程度和完整程度。巖石風化程度的劃分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A 表A.0.3 執(zhí)行。
3.2.4 當軟化系數(shù)等于或小于0.75 時,應定為軟化巖石:當巖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結構或特殊性質時,應定為特殊性巖石,如易溶性巖石、膨脹性巖石、崩解性巖石、鹽漬化巖石等。
3.2.5 巖石的描述應包括地質年代、地質名稱、風化程度、顏色、主要礦物、結構、構造和巖石質量指標RQD.對沉積巖應著重描述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形狀、膠結物成分和膠結程度;對巖漿巖和變質巖應著重描述礦物結晶大小和結晶程度。
根據(jù)巖石質量指標RQD,可分為好的(RQD>90)、較好的(RQD=75 90)、較差的(RQD=50 75)、差的(RQD=25 50)和極差的(RQD<25)。
3.2.6 巖體的描述應包括結構面、結構體、巖層厚度和結構類型,并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結構面的描述包括類型、性質、產(chǎn)狀、組合形式、發(fā)育程度、延展情況、閉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況和充填物性質以及充水性質等;
2 結構體的描述包括類型、形狀、大小和結構體在圍巖中的受力情況等;
3 巖層厚度分類應按表3.2.6 執(zhí)行。
3.2.7 對地下洞室和邊坡工程,尚應確定巖體的結構類型。巖體結構類型的劃分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A 表A.0.4 執(zhí)行。
3.2.8 對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Ⅳ級和V級的巖體,鑒定和描述除按本規(guī)范第3.2.5條~第3.2.7條執(zhí)行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對軟巖和極軟巖,應注意是否具有可軟化性、膨脹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質;
2 對極破碎巖體,應說明破碎的原因,如斷層、全風化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