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dá)天線輻射,應(yīng)區(qū)分為固定輻射與非固定輻射。固定輻射是指固定天線(波 速)的輻射;或運轉(zhuǎn)天線,其被測位所受輻射時間(t0與天線運行一周時間(T)之比大 于0.1的輻射(即t0>0.1)。此外的t0指被測位所受輻射大于或等于主波束最大平 均功率密度50%強度時的時間,非固定輻射是指運轉(zhuǎn)天線的t0<0.1的輻射。
1.4 肢體局部輻射與全身輻射
在操作微波設(shè)備過程中,僅手或腳部受輻射稱肢體局部輻射;除肢體局部外 的其他部位,包括頭、胸、腹等1處或幾處受輻射,概作全身輻射。
1.5 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表示微波在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其計量單位為μW/cm2mW/cm2
1.6 平均功率及日劑量
平均功率密度表示微波在單位面積上一個工作日內(nèi)的平均輻射功率;日劑量 表示1日接受微波輻射的總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與受輻射時間的乘積。計量 單位為μW·h/cm2或mW·h/cm2。
2 衛(wèi)生標(biāo)準(zhǔn)限量值
作業(yè)人員操作位容許微波輻射的平均功率密度應(yīng)符合以下規(guī)定。
2.1 連續(xù)波:1日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為50μW/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 平均功率密度以式(1)計算(即日劑量不超過400μW·h/cm2 )
(1)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