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大約又劃過了將近七千萬年,地球到了白堊紀時代,陸地上仍不斷上演著“弱肉強食”,兩只兇殘的霸王龍這時候正在相互爭奪撕咬著一頭偽君龍。這是今天人們最熟知的白堊紀冷血殺手。由于它超大的體積與強有力頜骨的鋒利嚼齒,被它一口咬下的食物相當于現(xiàn)在一整頭強壯公豬的體積份量。然而并非所有的食草恐龍都會成為霸王龍的“盤中餐”,其中體積巨大超過20多米的雷龍、南極龍和盤足龍就是例外,因為它們身軀龐大,無懼食肉性恐龍的威脅。霸王龍同樣也奈何不了甲龍、劍龍和三角龍。
白堊紀晚期的地球氣候已較先前惡劣,由于長年干旱,使得大批植類死亡。食草恐龍因為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充饑而導致數(shù)量銳減。隨著素食恐龍的大批消亡,自然食肉恐龍也就斷了食物來源。然而“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世間萬物一旦發(fā)展到頂峰,再往前便是下坡路了。恐龍家族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大地仿佛預示著未來的某一個時期將會重演一回二疊紀末的“大屠殺”,大約在距今6500萬年前, 一顆名為“尤卡坦”直徑約1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在了今天的墨西哥境內(nèi)。幾萬顆原子彈威力的爆炸在頃刻間發(fā)生。這場“天地大沖撞”毀滅了地球上許多生命,也結(jié)束了恐龍時代。
但恐龍并非完全滅絕,有相當一部分恐龍因為其體形小巧便于藏身,加上它們對環(huán)境具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