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 計劃工資率)
3. 變動制造費用差異=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差異
(1)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計劃變動費用分配率×(實際工時+ 定額工時)
(2)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計劃分配率)
4. 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固定制造費用預算差異
。1)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計劃固定費用分配率×(實際工時+ 定額工時)
。2)固定制造費用預算差異=固定制造費用實際開支數(shù)-實際工時×固定制造費用計劃分配率
5. 成本差異的有利和不利
凡實際成本大于定額成本為超支、不利因素,上式差異分析為正數(shù);凡實際成本小于定額成本為節(jié)約、有利因素,上式差異分析為負數(shù)。
6. 成本差異的量差和價差
發(fā)現(xiàn)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發(fā)生偏差就需要分析成本差異的量差和價差,以便進一步查明原因,采取積極措施糾正偏差,以控制成本超支和進一步挖掘內(nèi)部潛力,增收節(jié) 支。
第七章成本管理責任制
1. 成本管理責任制實行“統(tǒng)一領(lǐng)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1)廠部成本管理在廠長領(lǐng)導下,由總會計師負責組織。以財務部門為主,有關(guān)部門參加,對全廠成本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核算、控制、分析、考核和監(jiān)督等工作。
。2)車間、分廠成本管理在分廠廠長或車間主任領(lǐng)導下,以財會室為主,有關(guān)部門參加,對本單位的成本進行計劃、核算、控制和分析等工作。
2. 建立全廠成本指標控制體系,實行歸口管理。
。1)生產(chǎn)計劃部門負責歸口產(chǎn)品產(chǎn)量、品種、出產(chǎn)期等指標。
。2)物資供應部門負責歸口原材料,燃料、外購配套件等的消耗指標和材料利用率指標。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