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要求賣方對不符的貨物進行修理。
c、減低價格。
d、在賣方不按合同交貨等于根本違反合同時,可宣告整個合同無效;否則,只能對不符貨物部分宣告部分合同無效。
e、要求損害賠償
(2)買方違約時賣方的救濟辦法
買方違約的情形沒有那么復雜,一般是不收貨、一付款或遲延會款。對此,賣方可采取的救濟辦法有如下四種:
A、要求買主實際履行合同,包括按合同收貨和支付。
B、如果買方?jīng)]有在規(guī)定日期履行義務并不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賣方可選擇給予買方一段合理的額外期限讓其履行。但在這一段額外期限內(nèi),賣方不能又對買方采取任何其他救濟方法。
C、宣告合同無效。
賣方行使這一救濟方法時,需遵循以下原則:
a、如果買方根本違反合同,賣方有權宣告合同無效。
b、買方?jīng)]在賣方給予的一段合理額外期限內(nèi)履行收貨或付款義務,或買方宣布他將不在此額外其他內(nèi)履行義務,賣方即可宣告合同無效。
c、如果賣方賴以宣告合同無效的買方根本違反合同的事情是買方遲延付款,而這項宣告又是在買方已付款之后作出,則這項宣告無效。只要買方一付款,賣方就喪失宣告合同無效的權利。 D、要求損害賠償。
5、關于不可抗力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fā)生和后果不能克服的事件。按國際慣例,出現(xiàn)不可抗力事件可免除當事人因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發(fā)生履行合同的責任。
對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圍國際上爭議很大,最早僅是指天災,外國叫GOD WILL。后來又有提出包括敵對行為。如合約雙方國家交戰(zhàn),當事人是不可能履行合同的。后來又有提出應包括政府干預。政府突然不準做某項事情,當事人本身有什么辦法呢?這些都較有道理。再后來就越提越多,有人說應包括騷亂和罷工,又有人說應包括交通意外和交通堵塞,等等。這些都難有定論,所以,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對不可抗力事件范圍在合同中予以訂明。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