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環(huán)境保護對策與建議
。1)礦山“三廢”災害治理
礦山“三廢”災害應強化。礦山廢棄物的致災作用從根本上說一般并不復雜,有時甚至對外行人來說也是顯而易見的。而有的災害卻是有一定隱蔽性,人們對其防治意識淡薄。比如尾礦壩潰決、矸石山滑坡,往往是由于礦山已開采多年,人們對那些熟悉的尾礦壩、矸石山熟視無睹,忽略它們致災性,而這種災害本來也是不難防御的。我國煤礦、鐵礦等矸石、尾礦的治理工作經多年實踐,已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理方法。如采用覆土及鉆探泥漿滅火工程治理;注漿固化抗滑抗水土流失,打抗滑樁;采空塌陷回填;針對礦井污水排泄、滲濾,建立礦山污水處理站、污水滲濾站等,這些方法目前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會效益。因此,說到低“三廢”災害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是國家政策、法規(guī)、決策者、行政長官各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社會學問題而非單純技術問題。礦山“三廢”的防治對策是輔助的,但并不是次要的,因此礦山“三廢”治理應強化,變害為利,加強“三廢”的綜合利用。根據(jù)我國礦山“三廢”特點,逐步實行尾礦、矸 石、礦坑排水及排氣資源化是有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白兒槔,變廢為寶”應是我國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過程中長期堅持不懈的一項戰(zhàn)略。只有上升到這一層次,我們的礦山環(huán)保才會變得更主動,更積極,更有價值。①對尾礦、礦石可根據(jù)其礦物組成及化學成分,提取有用元素加以利用。這方面煤炭企業(yè)對矸石的加工利用已做了很多工作,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如生產建材磚、瓷磚、以及生產造紙、油漆添加劑等。目前有關的加工利用還在研究之中,這是一條變害為寶的前途光明的道路,應長期堅持下去。②礦山排山應得以得視。礦區(qū)排水要逐步納入水資源交班系統(tǒng),有條件的礦山可以通過改變排水方式,把礦坑疏干排水與解決供水水源結合起來,這樣既減少了污染,又解決了供水水源。焦作、邢臺等煤礦區(qū)就是采用這種“排供結合”的方法,將煤礦排水經凈化處理,供居民生活及電廠、水泥廠、鋁廠等工業(yè)生產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③我國礦山廢氣的綜合利用已取得了很大成就,煤層氣的利用就是其典型代表。目前,我國已開始從單純?yōu)榻档途峦咚節(jié)舛鹊摹鞍踩汀毕颉鞍踩眯汀鞭D變,即將抽出的瓦斯用作民用燃料的生產炭黑、甲醛等的工業(yè)原料,利用量達到3億m3/年,取得了減輕礦井災害、減少大氣污染和獲得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的好處。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