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CEO:目前鐵礦石基準價格體系仍是有效的,應該保持下去。
11月接受媒體采訪時國際礦業(yè)巨頭力拓公司CEO艾博年明確指出:"目前鐵礦石基準價格體系仍是有效的,應該保持下去。"對于新一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艾博年說:"鐵礦石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能夠最大限度地反映供需雙方的利益。2008年鐵礦石談判體系已經發(fā)生變化,而每年供求的條件是不一樣的,供需雙方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看談判。"
雖然在2008年的鐵礦石談判中,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共同向亞洲鋼鐵生產商索要"海運補償",還一起拋出了"指數(shù)定價"模式,但在2009年的談判中力拓卻明確對外宣稱"支持基準價格體系",短短幾個月,為何力拓的立場轉變如此之大呢?根本原因是2009年談判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世界鐵礦石供應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力拓只看到了有利于自己的規(guī)則。
世界鋼材的產量的急劇下降,鐵礦石需求也大幅減少。國際鋼鐵協(xié)會統(tǒng)計表明,2008年10月份全球66個主要產鋼國和地區(qū)粗鋼產量為1.005億噸,同比下降12.7%,環(huán)比下降6.9%,連續(xù)四個月大幅降低。在此期間,國內鋼鐵行業(yè)也進行了大幅的減產。10月份我國粗鋼3590萬噸,同比下降17.0%環(huán)比下降9.38%,連續(xù)四個月環(huán)比下降,產量較6月份最高點4694萬噸減少1104萬噸。隨著鋼鐵生產的連續(xù)下降,鐵礦石需求迅速減少,供過于求的矛盾顯現(xiàn)。
當前,鐵礦石定價的主導權已經向買方轉移,鐵礦石市場發(fā)生的五大變化正是最有力的證明:一是進口鐵礦石的到岸價明顯下降,目前已降至80美元/噸左右,比8月份的綜合平均到岸價整體下降20%以上。二是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處在高位,港口礦石庫存高達8000萬噸,進口鐵礦石銷售困難。三是現(xiàn)貨礦的價位低于長協(xié)礦,是幾年來首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港口鐵礦石幾近無人問津。四是國產礦價格由高于進口礦變?yōu)榈陀谶M口礦,國內礦石資源充足,供應過剩。四是鐵礦石海運費大幅度降低,11月6日,巴西至中國港口海運費降至9.85美元/噸,而澳大利亞至中國的海運費降至4.59美元/噸。較低的海運價格不僅降低了進口礦石的成本,也從側面反映出鐵礦石需求的低迷。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