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鈾儲量占全世界總儲量的41%。2007年澳大利亞鈾產(chǎn)量為10145噸U3O8(折合7802噸鈾),比2006年增長5.9%,僅次于加拿大居世界第二位。雖然身為世界鈾資源大國,其對鈾礦開采政策卻極為嚴格。昆士蘭州、西澳州和新南維爾士州州政府自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已分別宣布不對本州的鈾礦進行開采。在澳大利亞的六個州和兩個領區(qū)內(nèi),目前有三個鈾礦正在進行開采,它們是北領地的蘭杰鈾礦,南澳州奧林匹克壩鈾礦和貝弗利鈾礦,從業(yè)人員約700人。本文對澳大利亞鈾資源介紹的同時,也對近期澳大利亞鈾礦行業(yè)和政策變化以及未來的鈾礦戰(zhàn)略進行初探。
一、鈾礦資源分布與概況
全球鈾礦床按地質(zhì)類型分為14種,澳大利亞有其中的六種,很多鈾礦屬于不整合型。不整合型鈾礦床源自大型不整合面周邊的地質(zhì)變化,即在不整合面下發(fā)生礦化作用的變質(zhì)巖、沉積巖往往會出現(xiàn)斷層,形成角礫巖,上層的原生代砂石通常裸露在地表外。不整合型鈾礦構成了世界33%的中央經(jīng)濟區(qū)域的鈾資源,一些最大最富鈾礦就屬于這種類型,礦物質(zhì)是瀝青鈾,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Alligator河區(qū),北領地河西澳的Rudall河區(qū))。
不整合型鈾礦床是澳大利亞鈾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約占鈾資源總量的20%,1980年以來澳大利亞洲生產(chǎn)的鈾很大比例出自不整合型鈾礦床——Nadarlek (現(xiàn)已采空) 和蘭杰鈾礦。Alligator河地區(qū)的其他主要礦床還有有Jabiluka, Koongarra等。
。ㄒ唬┨m杰鈾礦
1.基本情況
蘭杰鈾礦位于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以東230公里,占地7,860公頃。1969年,合資公司Peko和The Electrolytic Zinc Company of Australia Limited (EZ)發(fā)現(xiàn)了蘭杰礦體。1974年Peko、EK和澳大利亞原子能委員會(AAEC)達成協(xié)議,三方建立合資公司。1978年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和北領地土地局達成開采協(xié)議,并授權蘭杰鈾礦公司負責運營。1979年8月,聯(lián)邦政府表示有意出售其在蘭杰項目中的利益。結果成立了澳大利亞洲能源公司(ERA),其中25%的股份為海外客戶持有。在1980年公司建立之時,AAEC利益以1.25億的價格(加項目成本)售出,Peko和EZ成為主要股東。一些客戶以非交易股份的形式持有25%的股份。蘭杰鈾礦成為ERA的附屬即其25%的股份由海外投資商專門組建的ERA公司買走。2000年,力拓全資收購ERA。目前蘭杰鈾礦已探明總儲量1799萬噸,含氧化鈾31,000噸,其中現(xiàn)貨存量為634萬噸,含氧化鈾12,900噸。一號礦已于1996年開采完畢,二號礦1997年6月投產(chǎn),其儲量和氧化鈾含量均超過前者。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