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陡波沖擊電流
具有視在波前時間1μs的沖擊電流。
3.12 雷電沖擊電流
一種8/20μs波形沖擊電流。因設(shè)備調(diào)整的限制,視在波前時間的實測值為 7μs至9μs,波尾視在半峰值時間為18μs至22μs。
3.13 方波沖擊電流
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大體保持恒定、然后迅速降至零值的沖擊 波。定義方波沖擊電流的參數(shù)為:極性、峰值、峰值視在持續(xù)時間和總的視在持 續(xù)時間。
3.14 沖擊波的視在原點
在電壓對時間或電流對時間的曲線上,通過沖擊波前上兩個參考點所畫直線 與零值電壓或零值電流的時間軸相交所確定的點。對于沖擊電流,兩個參考點為 峰值的10%及90%。
注:此定義僅適用于縱坐標和橫坐標尺寸為線性標度時,可參見第3.15條注。
3.15 沖擊電流視在波前時間T1
以μs表示的時間,對于沖擊電流,等于電流從10%到90%所需時間的1.25 倍。
注:如在波前上有振蕩,在10%和90%的兩個參考點應取自通過振蕩所畫的 平均曲線。
3.16 沖擊波形表示
兩數(shù)值的組合,第一個數(shù)值表示視在波前時間T1,第二個數(shù)值表示視在半峰 值的時間T2,單位μs,寫作T1/T2,符號“/”無數(shù)學意義。
3.17 方波沖擊波峰的視在持續(xù)時間
沖擊波幅值大于峰值90%的時間。
3.18 方波沖擊的總的視在持續(xù)時間
沖擊波幅值大于峰值10%的時間;如在波前有小振蕩,應畫出平均曲線,以 確定達到10%的時間。
3.19 沖擊波反極性峰值
沖擊電壓或電流波,在達到最終零值前,繞零值振蕩時反極性的最大峰值。
3.20 避雷器的放電電流
避雷器動作時通過避雷器的沖擊電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