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煤層埋藏較深,適于露天開采的儲量很少,適于露天開采的中、高變質(zhì)煤更少 據(jù)第二次全國煤田預測結果,埋深在600m以淺的預測煤炭資源量,占全國煤炭預測資源總量的26.8%,埋深在600~1 000m的占20%,埋深在1 000~1 500m的占25.1%,1 500~2 000m的占28.1%。據(jù)對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初略統(tǒng)計,煤層埋深小于300m的約占30%,埋深在300~600m的約占40%,埋深在600~1 000m的約占30%。一般來說,京廣鐵路以西的煤田,煤層埋藏較淺,不少地方可以采用平峒或斜井開采,其中晉北、陜北、內(nèi)蒙古、新疆和云南的少數(shù)煤田的部分地段,還可露天開采;京廣鐵路以東的煤田,煤層埋藏較深,特別是魯西、蘇北、皖北、豫東、冀南等地區(qū),煤層多賦存在大平原之上,上覆新生界松散層多在200~400m,有的已達600m以上,建井困難,而且多需特殊鑿井。與世界主要產(chǎn)煤國家比較而言,我國煤層埋藏較深。同時,由于沉積環(huán)境和成煤條件等多種地質(zhì)因素的影響,我國多以薄—中厚煤層為主,巨厚煤層很少。因此可以作為露天開采的儲量甚微。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