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煤炭開發(fā)戰(zhàn)略研究》課題組統(tǒng)計結果,我國適宜露天開采的礦區(qū)(或煤田)主要有13個,已劃歸露天開采和可以劃歸露天開采儲量共計為412.43億t,僅占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4.1%。而且北方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的煤層,煤類多為中等變質程度的煉焦用煤,但因煤層厚度小,基本上只適宜井工開采,僅個別煤田有少量儲量可以劃歸露天開采。如,山西平朔礦區(qū)、河保偏煤田和內蒙古準格爾礦區(qū)。早、中侏羅世、早白堊世和第三紀的煤層,煤類多為低變質煙煤和褐煤,但厚度較大,在成煤條件適宜的地帶,常形成厚—巨厚煤層,可以劃歸露天開采。如,陜北神府、內蒙古西部東勝、內蒙古中部勝利、內蒙古東部伊敏、霍林河、寶日希勒、元寶山和新疆、云南小龍?zhí)、昭通等礦區(qū)(或煤田)。因此在我國可以劃歸露天開采儲量中,煤化程度普遍較低,最高為氣煤,最多是褐煤。在已劃歸露天開采保有儲量342.52億t中,氣煤為44.32億t,占12.9%,長焰煤為39.99億t,占11.7%,不粘煤為1.65億t,占0.5%,褐煤為256.56億t,占74.9%。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