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個雙肩包,身著一件攝影馬甲,頂著一頂遮陽帽,游歷于崇山峻嶺,穿梭于深溝峽谷,不時摘下那頂戴得發(fā)黃的大邊帽,捋一捋那稀疏的頭發(fā),從兜里掏出早已準備好的手絹擦吧擦吧滿頭的汗水,然后架起相機,閉起右眼,左眼神情專注地貼于目鏡……這就是專業(yè)地質攝影家、人稱現(xiàn)代“徐霞客”的趙洪山野外工作的樣子。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大地出版社(地質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在北京舉辦了《美麗中國——趙洪山世界地質公園行攝游記》和《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畫冊新書出版發(fā)布暨座談會。出于關心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記者仔細翻閱了這本由趙洪山攝影的畫冊和這本游記體新書。 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還在連年申報中,到2017年年底,我國已有35個世界地質公園,加上今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批準的中國四川光霧山-諾水河、湖北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目前,我國已有37個世界地質公園,這些地質公園分布在全國的東南西北中。 趙洪山的《美麗中國——趙洪山世界地質公園行攝游記》,涵括了截至201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中國境內的35個世界地質公園。在這本游記中,趙洪山用嫻熟的文學筆法詳盡記錄了他對中國35個地質公園的拍攝過程,這不禁使記者想到了當年徐霞客游歷名山大川的故事。 徐霞客一生共出游24次,經歷了種種磨難,游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自22歲開始出游,30年間,東渡普陀,北游燕冀,南涉閩粵,西登太華,西南游邊疆,成就了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記》。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流傳于世的地理巨著,更是一部值得觀看與品讀的山水游記,因其文學價值極高而著稱于世,被后世人們推為“古今游記之最。” “只要有堅忍不拔、敢于拼搏、知難而上的精神,就沒有過不去的坎,走不到的路!壁w洪山說,我曾經讀過《徐霞客游記》這部書,感覺它是一部用“腳”寫成的千古奇書,因為這部書是作者“走”遍中國近20個省寫就的,所用的時間有30多年,直到生命結束。 當然,現(xiàn)代交通與古時的交通不可同日而語,因而不能把趙洪山和徐霞客相提并論,當年徐霞客是用雙腳丈量中華大地,寫下了千古不朽的名著。而趙洪山是坐著飛機、火車、汽車等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行走于祖國的大江南北。不過,趙洪山用了15年多的時間寫出這本游記,也絕非一般人所能為。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