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遠方保護在線路兩端間傳送改變開關狀態(tài)的命令:斷開或投入,這類命 令可分為跳閘式和閉鎖式兩種。
跳閘命令又可分為直接跳閘和允許跳閘兩種方式。在直接跳閘方式中,不論 本端保護的動作情況如何,接收端收到命令信號后就可以跳閘;而允許跳閘方 式,只在接收端收到命令而且本端保護也動作時才能實現(xiàn)跳閘。
在閉鎖方式中,接收端收到命令信號后,禁止本端保護裝置動作。
遠方保護系統(tǒng)的特點是:允許傳送和判別的時間很短,發(fā)送信號的次數(shù)極少 (每年僅數(shù)次)沒有預定的發(fā)送時間,而且要求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的概率很高(安全 性很高)和丟失命令的概很低(可依靠性很高)。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線路的干擾 和衰減會增加。這時,仍應可靠地接收遠方保護信號。對于直接跳閘式和允許跳 閘式保護裝置,這點尤為重要。
在電力線載波系統(tǒng)中,遠方保護可以專用一條載波通路,也可以和電話信號 等復用一條通路。根據(jù)對安全性、可依靠性、需要的操作時間、是否經濟以及可 用的頻帶寬度等方面的要求作出適當選擇。
對于傳送遠方保護信號的復用電力線載波機,通常采用發(fā)送保護信號時中斷 電話及全部或部分非電話信號,并相應提高保護信號電平的方式(交替復用)。
有些保護專用的電力線載波設備平時不發(fā)送載波信號,只在需要時發(fā)送很短 時間。這種設備應裝設定時測試電路,每隔一定時間,例如24小時,發(fā)一次測試 信號,以證實系統(tǒng)是否工作正常。進行電力線載波系統(tǒng)設計時,對這種平時不發(fā) 信號的載波設備,在可能發(fā)生的干擾影響等方面,與連續(xù)發(fā)送電話或其他信號的 一般載波機相比,顯然應有不同考慮。
3.3 耦合裝置
為使電力線兼用于載波通信目的,需要裝設耦合裝置,包括耦合電容器(或電 容分壓器)、線路阻波器、結合設備及高頻電纜等。耦合裝置使載波信號進入電力 線及從電力線引出時損耗較小,使通信設備和電力線的工作電壓、操作過電壓、 雷電過電壓隔開,減少一次設備對載波信號引起的分流損失,并使通道的線路阻 抗不受電力系統(tǒng)操作的影響。
設計耦合系統(tǒng)采用的線路阻抗值一般是:
單根導線:相地耦合為400Ω。相相耦合為600Ω;
分裂導線:相地耦合為300Ω,相相耦合為500Ω。
上述數(shù)值是在整個載波頻率范圍內以及未耦合相終端處于各種可能狀態(tài)的典 型值。實際值可能和典型值相差較多,從設計的觀點看來,這個問題并不重要, 線路輸入阻抗的失配雖然會使損失增加十分之幾分貝,但不會使功率放大器產生 失真。
3.3.1 耦合電容器(或電容分壓器)
耦合電容器連接在結合設備和電力線之間,具有承受高電壓的性能。耦合電 容器的技術要求見GB 4705。
耦合電容器的費用隨電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很多,耦合裝置的通頻帶寬度又取 決于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量。因此,建議對于220kV以下線路選用10000pF; 220kV及以上線路選用5000pF。
3.3.2 線路阻波器
線路阻波器與電力線串聯(lián),連接在耦合電容器與電力線的連接點和變電站之 間,或接在電力線的分支處。線路阻波器主要由能通過全部線路電流的強流線 圈、調諧元件和保護元件組成。強流線圈的電感值為0.2~2mH。線路阻波器的 技術要求見GB 7330。
用于提高線路阻波器阻塞效果的調諧元件有幾種電路。一種具有單頻調諧性 能,在一個載波頻帶內呈現(xiàn)高阻塞阻抗。另一種具有雙頻調諧性能,在兩個不相 鄰的載波頻帶內呈現(xiàn)高阻塞阻抗。還有一種具有寬頻帶調諧性能,在一個較寬載 波頻帶內呈現(xiàn)高阻塞阻抗。為保證阻塞效果,建議按電阻分量法調諧,一般分流 損失按GB-7330不應超過2.6dB,這相當于阻波器阻塞電阻為線路特性阻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