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鎂膠體混合物含量20%~35%;
——含砂量10%~30%(粉煤灰可小于10%)。
6.3 用矸石、粉煤灰、尾礦作注漿材料時,須進行氧化性能實驗,其指標應達到如下規(guī)定:
——氧化交叉溫度在300℃以上;
——恒溫吸氧量小于0.1mL/g;
——固定碳含量不大于8%,含硫量不大于1.5%,燒失減量不大于20%,發(fā)熱量不大于2000J/g。
6.4 頁巖、矸石必須經(jīng)破碎、濕式球磨機球磨,其粒度要求在5mm以下,其中尢于0.5mm的粒料應占10%以下,小于0.1mm的粒料應占60%以上。
7 主要注漿參數(shù)
7.1 灌漿系數(shù)
防火灌漿系數(shù)為3%~12%,滅火灌漿系數(shù)相應加大。
采用粉煤灰漿防火時,灌漿系數(shù)為5%~15%。
7.2 土水比
礦井防滅火注漿漿液的土水比應為1:2~1:5。在回采工作面灑漿防火時,土水比應為1 :2~1 :3。
7.3 注漿量
礦井注漿量按式(1)計算:
…………………………………(1)
式中:QW——礦井注漿量,m3/h;
k——灌漿系數(shù);
G——礦井日產(chǎn)煤量,t;
δ——土水比的倒數(shù);
M——漿液制成率,取0.9;
rc——煤的密度,t/m3;
t——礦井日注漿時間,h。
8 制漿方法
8.1 黃泥漿的制漿方法
——水力制漿
一般采用人工取土或機械取土,將土疏松,經(jīng)水力(水槍)沖刷混合成漿。當采用水槍直接取土時,其供水壓力、水流量和臺數(shù)應能滿足取土制漿的要求。水力制漿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土水比。
——機械攪拌制漿
應建立漿池,黃土加水在漿池中攪拌成均勻漿液后即可輸入井下。漿池應設2個以上,一個作注漿用,另一個進行攪拌制漿,交替使用。漿池的容積應能保證注漿量的要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