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泰國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中南部,東鄰柬埔寨,西、西北與緬甸接壤、東北與老撾毗鄰,南與馬來西亞相接。面積51.3萬平方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熱、雨、旱三季。年均氣溫24~30℃。
泰人口6283萬(2006年12月)全國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shù)的40%,老撾族占35%,馬來族占3.5%,高棉族占2%,此外還有苗、瑤、桂、汶、克倫、撣等山地民族。泰語為國語。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shù)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錫克教。
全國分中部、南部、東部、北部和東北部五個地區(qū),共有76個府,府下設縣、區(qū)、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級直轄市。
泰國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制。經濟上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屬外向型經濟,較依賴美、日、歐等外部市場。20世紀80年代,制造業(yè)尤其是電子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1996年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后陷入衰退。1999年經濟開始復蘇。近幾年經濟平穩(wěn)增長,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8131億泰銖(約合206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4.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17362泰銖(約合3094美元)。貨幣為泰銖,2006年平均匯率為:1美元≈37.93銖。
二、礦產資源
泰國礦產種類較多,主要包括煤、天然氣、石油、錫、鎢、銻、金、鐵、銅、鉭、鉀鹽、錳、鋅、鉛、高嶺土、重晶石、螢石、石膏、磷酸鹽、硅藻土、白云石和高嶺土等。
1.石油和天然氣
2006年石油剩余探明儲量為3973萬噸,天然氣儲量為4177億立方米。目前已發(fā)現(xiàn)油氣田超過19個,主要分布在泰國灣、安達曼海、南部平原、中部平原、呵叻高原和北部山間盆地6個含油氣區(qū)。其中泰國灣盆地最為集中。該盆地是早第三紀晚期形成的斷陷盆地。產油層為下至中新世三角洲砂巖。泰國灣的Benjamas油田是泰國最大的海上油田。泰國灣的其他油田包括:Bongkot, Baanpot, Erawan, Funan, Gomin, Jakrawan,Kaphong, Pailin, Platon, Satun, Surat, Trat,Plamuk。甘烹碧府(Kamphaenghet)的 Sirikit 油田是國內最大的陸上油田,石油儲量超過500萬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