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稀土在低碳烷烴利用中的研究與應用 低碳烷烴液化取代部分石油資源的關鍵之一是廉價合成氣的制備,以降低液化產品成本。低碳烷烴催化轉化制備合成氣的主要工藝過程有:蒸汽重整法、蒸汽重整接二段爐氧化法、催化部分氧化法和二氧化碳重整。在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氣中,為了抑制積炭和活性金屬Ni晶粒的高溫燒結,水蒸汽使用量大大高于化學計量,水氣化需要大量的能耗。實踐證明稀土添加劑具有良好的抗Ni晶粒燒結作用和抑制積炭作用。 低碳烷烴除了制備合成氣的利用途徑外,通過脫氫制烯烴是一條有效的利用途徑。該過程已經實現了工業(yè)化,直接脫氫催化劑主要有鉑系和鉻鋁系兩大類,這些催化劑的致命弱點是易積炭失活、壽命短,催化劑每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要再生一次,況且烷烴的轉化率也不高。近年來用稀土為助劑的鉻鋁催化劑,取得了較好效果。在催化劑中引入稀土后,在兩小時內可保持活性和選擇性,經反復再生幾十次后,其性能基本如初。且催化劑的性能也有明顯的改觀,丙烷的轉化率大于50%,丙烯選擇性大于90%,這是目前報道的最好的催化劑。與低碳烷烴制合成氣催化劑的情況類似,稀土對其性能提高的研究仍然是初步的,對于與其他添加劑作用機理的區(qū)別和多元混合稀土添加劑協(xié)同作用的研究未見報道。 五、稀土在燃料電池中的研究與應用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因具有發(fā)電效率高、低污染和可持續(xù)發(fā)電等特點而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能源。稀土在SOFC中的研究開發(f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陰極材料的開發(fā),例如鍶摻雜亞錳酸鑭(LSM);陽極材料的開發(fā),例如鎳-YSZ金屬陶瓷;雙極連接板材料,例如鈣或鍶摻雜的鉻酸鑭鈣鈦礦材料(LCC):La1-xCaxCrO3;但更多的是應用在電解質材料上,例如YSZ(氧化釔摻雜的氧化鋯),摻雜鎵酸鑭,氧化釷、氧化鈰、稀土鈣鈦礦復合氧化物等。 目前發(fā)現的可能用于SOFC的氧離子導體主要有螢石相結構的ZrO2基、CeO2基、Bi2O3基材料和鈣鈦礦型結構的LaGaO3基材料等。尋找新的優(yōu)良的固體氧化物電解質仍然是新世紀推動SOFC實用化的關鍵任務之一。自Cook、Ishihara等報道了基于LaGaO3的鈣鈦礦氧化物具有很高的電導率以后,鈣鈦礦型固體電解質的研究受到了廣泛的重視。ABO3不僅具有穩(wěn)定的晶體結構,而且對A位和B位離子半徑變化有著較強的容忍性,并可通過低價金屬離子摻雜,在結構中引入大量的氧空位。鈣鈦礦型氧化物可以容納大量的氧離子空位并具有很高的電導率,例如La0.8Sr0.2Ga0.83Mg0.17O3在800℃的電導率為0.17 S/cm,是除Bi2O3以外氧離子電導率最高的陶瓷材料。稀土氧化物具有良好的離子和電子導電性,對改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性能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通過選擇合適的氧化物組成,可提高電極材料的離子導電率,降低氧還原的活化能。通過研究組成、結構與導電性的關系以及摻雜離子的形態(tài),來設計、合成新型結構的復合稀土氧化物,獲得高電催化活性和高導電率的稀土電極材料,是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目前的研究熱點,也是稀土在此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應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