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咨詢熱線: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熱門關鍵詞:鐵礦 錳礦 勘探設備 破碎機 磁選機 礦山 采礦設備 鉻礦 |
煉金工藝管理 | |
|
|
各黃金礦山的煉金工藝可分為混法冶煉、火法冶煉、混法火法結合等等,所用設備也不同,有轉爐、油爐、中頻感應電爐等。盡管如此,在辦理上,突出了一個“嚴”和“細”。其整個進程都是在幾方一同監(jiān)督下,嚴厲按規(guī)章擬定進行出產(chǎn)操作的,首要存在以下幾個共性問題。 一、金泥的查驗 金泥的計量、采樣、水份測定要在煉金室主管、計量采樣人員(質量監(jiān)督科)、財政專管人員和保鑣人員的監(jiān)督下,一同進行并將成果記載到臺帳上。 采樣的辦法一般按星形法進行布點采樣,采樣地址各單位不盡一致,有在濾板各片布點采樣,有在裝盤烘干前(或后)采樣,也有酸處理之后采樣(多用于鋅絲置換硫酸除鋅之后),對大樣通過制備后,取必定數(shù)量裝圖樣品袋,剩下金泥回來。 采樣、制樣要趁熱打鐵,整理如專用采樣東西、稱重、裝袋、編號,采樣時刻要做好記載。制備好的金泥樣品有必要由兩人一同交化驗室,查看計量檢驗,并各自記好賬,相互簽字。 化驗室在接到金泥樣品后,應在24小時之內(nèi)完結化驗分析,并報出成果,對化驗剩下的金泥樣品由化驗室專管化驗人員兩人擔任保存(放入穩(wěn)妥箱,內(nèi)層鑰匙由一人掌管,外層鑰匙和穩(wěn)妥暗碼由另一個掌管),定時查對賬目,檢驗出柜,交煉金室處理。 二、金泥的酸處理 金泥依據(jù)不同煉金出產(chǎn)工藝的要求,在進烘干爐前或烘干后,要進行酸預先處理,以削減冶煉進程中金泥的數(shù)量和雜質。常見的辦法是用稀,在不銹鋼拌和槽或琺瑯反響罐內(nèi)進行。用硫酸浸金泥時,要留意安全,千萬不行先加酸后加水,不然會引起酸和水的飛濺,這樣可能會損傷操作人員,加酸要分幾回進行,加部分酸后要拌和一段時刻后再加酸,這樣能夠避免溢槽現(xiàn)象發(fā)作。 酸浸完畢加沉積劑拌和后靜置1~2小時,將清液用虹吸管吸出,并裝入儲存罐二次沉積,要避免虹吸跑渾帶走金泥,然后加水將金泥洗刷2~3次。金泥從罐底放出,裝入脫水盤,真空脫水后,再裝入金泥烘干盤入爐烘干,采樣、稱量待烘干后進行,筆者這樣比酸浸前和烘干前采樣、計量更科學、精確。 |
|
關鍵字:金 |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