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于2000年實施了“壓燃式發(fā)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車輛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GB17691-1999)”、“壓燃式發(fā)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車輛可見污染物限制及測試方法(GB3847-1999)”等排放標準。這些強制性的國家標準等效采用了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有關汽車排放控制的全部技術內容,這意味著我國對新車的排放要求已達到歐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舊有的國家標準更加嚴格了。
在執(zhí)行新標準中,主要問題是可見污染物排放的測試根據GB3897-1999要求采用取樣式不透光度儀,測定連續(xù)通過氣樣管的一部分排氣的不透光度,測量單位為m-1(光吸收系數)。這種全負荷煙度排放值的測量儀器,是一種部分流不透光的煙度計(如AVL415型、AVL438型及AVL439型),目前還是依賴于進口;因此,國內仍在沿用舊標準“汽車油機全負荷煙度(GB14761.1993)”、“汽車柴油機全負荷煙度測量法(HB3847-1993)”、“柴油車自如加速排放標準(GB14761.6-1993)”及“柴油車自如加速煙度的測量濾紙煙度法(GB/T3846-1993)”,利用濾紙測定煙度Rb,單位為FSN(濾紙煙度指數)。
3、機內凈化技術
車用柴油及改善混合氣質量和燃燒狀況的措施有:采用可變進氣流量裝置;優(yōu)化噴油器設計;采用可變噴油正時系統(tǒng);采用HEUI、EUI、LDCR等先進的電噴技術;優(yōu)化燃燒室設計,強化紊流,減小縫隙容積等。
康明斯公司在ISR、ISC、ISM系列發(fā)動機中,采用垂直中央噴射和更高的噴射壓力,使排放污染物減少了1/5。
蓋瑞特公司在渦輪增壓器上采用液壓變噴嘴渦輪技術,使發(fā)動機在怠速至全速的工作范圍內都降低了NOx的排放。
廢氣再循環(huán)技術可有效地控制NOx的排放;但是,要想不增加HC的排放,還得采用電控廢氣再循環(huán)技術,利用調整裝置來優(yōu)化不同負荷時的廢氣再循環(huán)。
在工程機械柴油機上采用電子噴射系統(tǒng)是重大的技術進步。新三菱·卡特彼勒公司的HEUI共軌液壓式噴油系統(tǒng),由高壓油泵、共軌油道、調壓閥、控制單元(電磁閥)、電控液壓噴嘴等組成。在液壓共軌中保持4~23MPa油壓,通過噴油器的增壓活塞使燃油壓力增至30~140MPa;噴油計量由噴由時段與噴油壓力決定,而噴油時段則取決于電磁閥通電時間的長短;電磁閥按負荷情況與轉速的變化自動地調節(jié)噴油正時。EUI高壓共軌電子噴油系統(tǒng)則能夠進行預噴射與后噴射,還可實現△型噴油規(guī)律的多段噴射。LICR電液控制噴油系統(tǒng)則可根據發(fā)動機工況,更好地實現預噴壓力的調節(jié)。電噴技術由于可根據負荷與轉速的變化自動地按柴油噴射曲線噴油,使柴油更好的霧化、充分燃燒,凈化了廢氣,也減少了可見污染物(黑煙)的排放。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