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咨詢熱線: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熱門關鍵詞:鐵礦 錳礦 勘探設備 破碎機 磁選機 礦山 采礦設備 鉻礦 |
中國稀土濕法冶金、分離提純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 |
|
|
以上兩種工藝雖然目前廣泛應用于四川礦的冶煉,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并不是很滿意的工藝,因此國內許多研究者一直在努力開發(fā)新工藝,希望用簡單連續(xù)的萃取法工藝代替化學法工藝,因為四價鈰與三價稀土分離系數非常大,因此直接萃取分離很容易得到高純鈰,萃余液再經過萃取分離其它三價稀土,但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氟、釷等雜質,在萃取過程中易產生乳化,影響萃取過程的順利進行。目前國內已開發(fā)出直接萃取分離工藝流程,但都還未真正用于工業(yè)生產中。 三、稀土的分離與提純 我國稀土科技工作者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對溶劑萃取法分離稀土元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開發(fā),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并廣泛應用于稀土工業(yè)生產。如1970年成功地在工業(yè)上采用N263萃取分離出純度為99.99%的氧化釔,取代了離子交換法分離氧化釔工藝,成本不到離子交換法的十分之一;1970年采用P204萃取代替了經典的重結晶法制取輕稀土氧化物;用甲基二甲庚脂(P350)萃取取代了經典的分級結晶法制取氧化鑭;20世紀70年代首先將氨化P507萃取分離稀土和用環(huán)烷酸萃取釔的工藝用于我國的稀土濕法冶金工業(yè);萃取技術在我國稀土工業(yè)中的迅速發(fā)展是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袁承業(yè)等同志的辛勤勞動分不開的,他們研究成功的各種萃取劑(如P204、P350、P507等)均在工業(yè)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徐光憲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和推廣的串級萃取理論,對我國的萃取分離技術起到了指導作用。同時提出了用串級萃取理論設計優(yōu)化的分離工藝,并廣泛應用在稀土萃取分離工業(yè)中。 40多年來,我國在稀土分離提純領域取得了許多世人屬目的成就。 20世紀60年代,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研究成功鋅粉還原堿度法生產高純氧化銪工藝,為我國第一次生產出大于99.99%的產品,該法至今仍為全國各稀土工廠所沿用;上海躍龍化工廠和復旦大學、北京有色研究總院合作先使用萃取-離子交換流程,用P204富集N263萃取提純制備得到99.95%純度的氧化釔,1970年采用P204富集N263二次萃取提純得到純度大于99.99%的氧化釔。 |
|
關鍵字:稀土 |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