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厚度小于50 m,含孔隙潛水,泉流量一般小于0.7 L/s,單井出水量100t/d;后者主要分布于河床兩岸的階地,厚2-10 m,含孔隙潛水水位埋深1-5 m,單井出水量3.41-6.94 L/(s·m),滲透系數(shù)48.33-190.61 m/d。
3.2.1 第四系松散層孔隙含水巖組
3.2.2 碳酸鹽巖裂隙巖溶含水巖組
(1)碳酸鹽巖類含水巖組(碳酸鹽巖類占70% 以上)。
包括吳家山組的石英結(jié)晶灰?guī)r夾大理巖;安家岔組的
(廠壩層)白色中厚層塊狀大理巖夾細(xì)晶白云巖;洞山組的
薄一中厚層生物灰?guī)r、結(jié)晶灰?guī)r。其中以
最為發(fā)育,主要分布在礦田中部,圍繞吳家山背斜呈環(huán)形出露。該組內(nèi)含裂隙溶隙水,水力性質(zhì)淺部以潛水為主,深部則為承壓水,巖石富水性很不均一。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發(fā)表評(píng)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