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石化設備安全風險管理的評定范文
隨著近年來基于風險的資產管理方法在石化裝置中應用日益廣泛,針對石化裝置開展定量風險評估已成為石化過程安全的發(fā)展方向。特別是隨著基于風險的檢驗(RiskBasedInspection,RBI)、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護(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RCM)及安全完整性等級評估(SafetyInteg-rityLevel,SIL)的發(fā)展與完善,已逐漸成為當前國際著名石化企業(yè)的主要風險控制重要手段。
一、RBI/RCM/SIL在石化裝置風險控制中相互關系
RBI/RCM/SIL作為石化過程風險控制的重手段,其在風險控制中的作用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風險控制中的側重點不同。依據美國化學工程師會過程安全中心(CenterforChemicalProcessSafty,CCPS)有關石化裝置保護層分析(LOPA)的關理論,所示的石化裝置的風險控制可從工藝設計、基本過程控制、報警及人工響應、安聯(lián)鎖系統(tǒng)、物理保護層以及事故應急救援等不同次上進行;陲L險的資產管理技術作為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石化裝置風險確定是關鍵,而設備的失效對石化裝置風險確定具有直接影響。RBI中,靜設備的失效可能性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評估:
、籴槍υO備在役條件(高溫、腐蝕等)研究設備失效模式,通過分析評估設備的剩余壽命評價失效率。
、诓捎脷v史數據統(tǒng)計方法,分析在特定工作條件下設備本體、接管、安全附件等部件的可靠性歷史數據,從而進行失效率分析評估。工藝過程、靜設備、動設備及儀表系統(tǒng)等發(fā)生的各種失效都可能對石化裝置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產生重大影響。
石化過程的目的是依據工藝過程生產石化產品,工藝的完成需借助于設備來實現,即對設備提出需求。而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無論是工藝的實現、靜設備的安全、動設備的功能保障還是人工可靠性的實現,均需對儀表系統(tǒng)提出需求,如反應過程安全保護、反應器的超壓保護、壓縮機的安全運行都必須借助于儀表系統(tǒng),人工的正確反應也必須借助于儀表系統(tǒng)的正確指示。
RBI側重于實現裝置靜設備安全的風險管理,RCM側重于動設備功能保障的風險管理,SIL側重于對各大系統(tǒng)風險控制的整合,其側重點是不同的。執(zhí)行RBI/RCM/SIL評估的目的是建立基于風險的資產管理方法,具體目標包括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實現裝置系統(tǒng)的低風險(ALARP),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設備的延期檢驗及維護,在風險可控及經濟合理的前提下實現維護及備件管理。最終目的是確保裝置的安、穩(wěn)、長、滿、優(yōu)運行。
發(fā)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