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印尼投礦預期高回報的誘惑,國內煤老板們不再重復著此前瘋狂投身山西煤礦的景象,反而選擇"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
約書亞國際開發(fā)有限公司CEO陳偉今透露,目前已在印尼運作煤礦投資業(yè)務的國內煤老板約有百位,以江浙煤老板居多,且基本選擇收購一些儲量數(shù)千萬噸的中小型煤礦,單筆投資額基本不超過億元.
"一方面是山西煤礦整合潮讓煤老板感到風險評估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們也在摸著石頭過河."他的觀點,得到數(shù)位煤老板的證實.
"曾有幾位煤老板考察過,后來覺得印尼煤礦投資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因素相當多,就選擇觀望了."一位付姓的煤老板說."不確定性因素"首先是收購印尼煤礦必須找當?shù)厝俗鳛榈V場所有人;其次是印尼一些大中型港口均被大型公司持有,他們通常優(yōu)先照顧自家運輸生意,有時國內煤老板要將當?shù)孛哼\上船賣到中國,得等待相當長時間,因此運輸裝卸及倉儲費用就可能占約30%開采總成本.
"印尼有些港口對煤礦裝卸運輸費用是有自主定價權的,他們發(fā)現(xiàn)煤礦運輸量增加,會相應提高裝卸運輸費用."陳偉今透露.
讓國內煤老板更憂心的,是印尼當?shù)孛旱V評估報告是否存在"水分"--相當多印尼煤礦報告都是用印尼語寫的,或許只有當?shù)厝苏莆兆钤敱M的煤礦信息,國內煤老板拿到這些報告后,不得不警惕其中煤礦儲量與估值的虛高.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