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日前,消費者需求上漲,供應下滑,這兩個支撐使得黃金上漲。新興市場需求尤為強勁,因為在過去12-18個月的時間里,印尼盧比、馬來西亞林吉特和越南盾等貨幣兌美元大幅貶值,促使這些國家的消費者搶購實物黃金以規(guī)避市場風險。
在中國,央行2月的黃金儲備從前月的5718萬盎司增加了0.6%至5760萬盎司。同時,今年初的股市下跌也迫使投資者將資金撤出股市,轉而投向黃金。但是礦權交易市場并沒有什么動靜。
這些因素促使市場情緒發(fā)生轉變,即使仍預期美聯儲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日本最大的黃金零售商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稱,今年1月日本央行意外降息刺激黃金需求。3月11日金條價格已經上漲至每克5027日元(44美元),創(chuàng)下去年7月7日以來最高水平。據該公司稱,盡管金價已經超過5000日元,許多消費者仍在購買黃金。
為了刺激銀行放貸,日本央行加入負利率陣營。此舉在推高了高收益資產投資的同時,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日本家庭對儲藏現金的需求激增,或者是轉向黃金這樣的傳統(tǒng)保值工具。保險柜銷量激增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日本央行政策導致一些錯誤的想法。一些消費者認為負利率將會伴隨著銀行對儲蓄收費,一些上年紀的日本人則擔憂重蹈二戰(zhàn)后復轍,當時政府限制提取現金以抑制通脹。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黃金需求從前一年的1790萬噸增至3280萬噸,使其成為亞洲第七大黃金消費國。
其他地方也出現了個人投資者購金熱。在英國,在線交易服務商BullionVault曾表示,2月新客戶增加了一倍多達到2013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外,黃金供應的減少也是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世界黃金協會稱,2015年黃金供應減少4%至4,258噸,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分析師指出,市場情緒已經發(fā)生很大變化,從供應端來看,越來越多的銀行退出黃金交易,因此供應減少;從需求端來看,需求攀升,金價上漲是自然的。
香港Finemetal Asia首席執(zhí)行官Padraig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