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家鋼廠上調價格,一方面鋼材價格上漲將拉動鐵礦石現(xiàn)貨價格上漲,三大巨頭將會以此為基礎提高要價,另一方面,三大巨頭還會以鋼材價格上漲作為國內需求旺盛的有利證據,更加不會再談判中有所讓步。
現(xiàn)貨市場混亂:國內投機致礦石超量進口 國外礦山借機造勢
因為中國市場存在現(xiàn)貨和長協(xié)兩個市場和兩種價格,價差導致的投機行為造成鐵礦石超量進口的虛假繁榮以及現(xiàn)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市場秩序混亂令中方談判非常被動。2010年鐵礦石年度價格談判還未正式啟動,礦山方面已經開始加緊造勢,渲染鐵礦石供求緊張局面。
金融大鱷操縱:國際投行為求私利 助礦商喊漲鐵礦石
沒有意外,國際投行“準時”跳出來公布對今年鐵礦石價格的趨勢判斷;同樣沒有意外,各大投行競相調高漲幅。這是近幾年鐵礦石談判的固定情節(jié)。之所以三大礦山如此急功近利,與其股權被國際投行大量持有不無關系。國際投行的積極介入,也使得鐵礦石的金融屬性愈發(fā)明顯,鐵礦石的炒作空間越來越大。
——————中國如何打響價格“突圍戰(zhàn)”——————
工信部:對鐵礦石談判過多考慮短利 結果或致雙輸
工信部新聞發(fā)言人朱宏任表示,鐵礦石價格上漲90%,是任何正常運營的企業(yè)都很難承受的。他警告稱,如果一味地強調且過多地考慮短期的利益,它的結果有可能最后是雙輸的過程。 工信部相關人士認為,“用大量鐵礦石來支撐鋼鐵發(fā)展的風險越來越大!
鋼鐵行業(yè)代表:中國鐵礦石談判需要“第三者”
全國人大代表王守東認為,解決鐵礦石談判問題,中國應該建立一個類似于“冶金部”的第三方國家機構來進行談判,統(tǒng)一進口,再按需分配。目前鐵礦石談判的難度在于中國鋼鐵企業(yè)的需求各異,談判的立場和觀點都不同,談判代表沒有站在所有鋼鐵企業(yè)的立場考慮,而只是代表部分企業(yè)。這樣的談判不具有代表性、廣泛性,話語權也不符合實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