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很多,有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 和原生動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數(shù)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l畝地耕層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幾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機質(zhì) 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只有經(jīng)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yǎng)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質(zhì),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
(二)分解礦物質(zhì) 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氣在空氣的組成中占4/5,數(shù)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類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氣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們死亡和分解后,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兩種,一種是生長在豆科植物根瘤內(nèi)的,叫根瘤菌,種豆能夠肥田,就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類單獨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氣,叫自生固氮菌。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會產(chǎn)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細菌,能把硝酸鹽還原成氮氣,放到空氣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損失。 實行深耕、增施有機肥料、給過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發(fā)揮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四、土壤水分
土壤是一個疏松多孔體,其中布滿著大大小小蜂窩狀的孔隙。直徑0.001-0.1毫米的土壤孔隙叫毛管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時,還能溶解和輸送土壤養(yǎng)分。毛管水可以上下左右移動,但移動的快慢決定于土壤的松緊程度。松緊適宜,移動速度最快,過松過緊,移動速度都較慢。 降水或灌溉后,隨著地面蒸發(fā),下層水分沿著毛管迅速向地表上升,應(yīng)在分墑后及時采取中耕、耙、耱等措施,使地表形成一個疏松的隔離層,切斷上下層毛管的聯(lián)系,防止跑墑!颁z頭有水”的科學道理就在這里。土壤含水量降至黃墑以下時,毛管水運行基本停止,土 壤水分主要以氣化方式向大氣擴散丟失。這時進行鎮(zhèn)壓(碾地),使地表形成略為緊實的土層,一方面可以接通已斷的毛細管,使底墑借毛管作用上升;另一方面可減少大孔隙,防止水汽擴散損失,所以群眾說“碾子提墑,碾子藏墑”。鎮(zhèn)壓后耱地,使耕層上再形成一個平整而略松的薄層,保墑效果更好。 五、土壤空氣 土壤空氣對作物種子發(fā)芽、根系發(fā)育、微生物活動及養(yǎng)分轉(zhuǎn)化都有極大的影響。生產(chǎn)上應(yīng)采用深耕松土、破除扳結(jié)、排水、曬田(指稻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