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弱磁性鐵礦選礦
主要用來選別赤鐵礦、褐鐵礦、鏡鐵礦、菱鐵礦、假象赤鐵礦或混合礦,也就是所謂的“紅礦”。這類礦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細、礦物組成復雜,選別困難。80年代后,選礦技術方面對焙燒磁選、濕式強磁選、弱磁性浮選和重選等工藝流程、裝備和新品種藥劑的研究不斷改進,使精礦品位、金屬回收率不斷提高。如鞍鋼齊大山選礦廠采用弱磁—強磁—浮選的新工藝流程(圖3.2.24),獲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3.多金屬共(伴)生礦選礦
這類礦石成分復雜、類型多樣,因此采用的方法、設備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鐵礦采用反浮選—多梯度磁選、絮凝浮選、弱磁-反浮選-強磁選、弱磁-正浮選、焙燒磁選等不同的工藝流程,以提高鐵的回收率,并綜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鐵礦通過磁選獲得TFe53%左右的釩鐵精礦,磁選后的尾礦通過弱磁掃選-強磁選-重選-浮選-干燥電選,獲得鈦精礦和硫鈷精礦,回收鈦和鈷。大冶鐵礦采用弱磁-強磁和浮選,綜合回收鐵、銅和鈷、硫等元素。
表3.2.11列出了1996年我國重點鐵礦選礦廠不同礦石類型的選礦技術經(jīng)濟指標。
(四)燒結球團技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