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國內鋼鐵產量依然偏高,出口形勢仍不樂觀,鋼價后市重新走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再加上國內庫存量也夠中國鋼企超過兩個月的使用,中鋼協仍有資本與世界三大鐵礦石提供商周旋的余地。
戚向東表示,如果長協礦價格最終沒有談攏,那么就看現貨礦的價格了。在他看來,情況仍不明朗。
根據統計,5月底,全部鋼鐵庫存同比高出1000萬噸。其中,部分城市的鋼鐵庫存下降速度遠低于正常年份的同期水平。
來自蘭格鋼鐵的數據顯示,7月2日與7月1日相比,青島港和天津港鐵礦石現貨報價穩(wěn)定和持穩(wěn)。
漲價能否救業(yè)績?
而對寶鋼股份本身來說,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huán)境、上游鐵礦石價格談判、下游市場需求回升速度以及鋼材供給增加幅度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公司2009年下半年業(yè)績增長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zhàn)。
數據顯示,前5個月中國累計接卸進口鐵礦石2.58億噸,同比接卸量多400萬噸,中國5月份進口鐵礦石5550萬噸,同比增長25%,較4月份增加了200萬噸。后期鋼廠限產情況以及礦石價格談判的結果,仍是影響鋼材市場價格的關鍵因素。
而鐵礦石廠商之所以把談判時間往后拖,正是看中了中國鋼價一季度普遍偏弱、二季度隨著需求回暖將出現攀升的慣例。
現在,各大鋼企紛紛提高7月份的出廠價,也讓鐵礦石商“繼續(xù)堅持到岸價不變”的理由得到有力支撐。
寶鋼股份內部人士表示,寶鋼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要關注鐵礦石長協價格談判,因為寶鋼已經從“鐵礦石貿易商”的角色,轉為市場價格的“接受方”了。
鐵礦石價格上漲對于寶鋼股份來說,與其他鋼企一樣,也面臨著成本上漲的困擾。最終,如果中鋼協未能就鐵礦石價格與鐵礦石三大生產商達成協議,那么未來對于寶鋼股份、武鋼股份等企業(yè)來說,根本無法控制鐵礦石的到岸價,因為這之中的不確定性,還包括海運價。
眾所周知,在鐵礦石到岸價中,海運價格分量很重。這也讓人質疑,寶鋼股份下半年能否真正盈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