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除繼續(xù)利用煤炭雕刻生活用品外,還在當時的著作中出現(xiàn)了關于煤的記載。先秦時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經(jīng)》就有3處有關石涅的記載:一處見于該書的《西山經(jīng)》,“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另二處見于《中山經(jīng)》,“岷山之首,曰女幾之山,其上多石涅”,“又東一百五十里,曰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據(jù)有關專家考證,女床之山,女幾之山,風雨之山,分別位于今陜西鳳翔、四川雙流、什邡和通江、南江、巴中一帶。古今對照,以上各地均有煤炭產(chǎn)出,證明《山海經(jīng)》的記載基本是對的,同時,說明當時這些地方的煤炭已被發(fā)現(xiàn),而且已積累了一些找煤的初步地質知識。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