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什么叫礦塵?
礦塵指的是,在礦井生產和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并能在空氣中懸浮一定時間的各種礦物細微顆粒的總稱。
294、礦塵是怎樣產生的?
煤礦井下礦塵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1)采掘工作面破碎、裝載煤(巖)過程,如電鉆,風錘打眼,爆破,采掘機械切割煤(巖),人工裝載和機械裝載等。
(2)采空區(qū)處理過程,如人工回柱放頂、液壓支架移架和放頂煤開采的放頂煤作業(yè)工序等。
。3)煤(巖)的運輸和轉載過程,如煤(巖)的自溜運輸、輸送機運輸、轉載、卸、煤倉口放煤和翻籠翻煤等。
。4)噴漿過程,在噴漿作業(yè)時會產生大量的水泥和礦粒粉塵。
295、礦井自然條件對礦塵的產生有哪些影響?
自然條件對礦塵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地質構造情況。地質構造復雜,斷層褶皺發(fā)育,受地質運動破壞強烈地區(qū),開采時礦塵產生量較大,反之則產塵量較小。
。2)煤層的賦存條件。在同樣的技術條件下,開采薄煤層比開采厚煤層礦塵產生量要大,因為在同樣的產塵環(huán)境中,薄煤層比厚煤層空間小,使礦塵濃度增加;開采緩傾斜煤層比開采急傾斜礦塵產生量要小。
。3)煤(巖)的物理學性質。在一般情況下,煤(巖)體節(jié)理發(fā)育、結構疏松、水份較低,煤(巖)質堅硬且脆性大時,在采掘過程礦塵產生量較大,反之則產生量較小。
296、礦井生產條件對礦塵的產生有哪些影響?
生產條件對礦塵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采掘機械化程度。隨著采掘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礦塵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大。如沒有采取防塵措施時,炮采產塵量300-500mg/m3,機采產塵量1000-3000 mg/m3,綜采產塵量4000-8000 mg/m3,炮掘產塵量1300-1600 mg/m3,機掘產塵量2000-3000 mg/m3。
。2)生產的集中化程度。生產集中化程度的提高,使采掘工作面推進速度加快,同時風量越來越大,揚起礦塵,使較小的空間內產生較多的礦塵。
。3)采煤方法。如采用不同的采煤方法時產塵量也不相同,如急傾斜煤層采用倒臺階采煤法比采用水平分層采煤法煤塵產生量要大;緩傾斜煤層采用放頂煤開采比采用傾斜分層開采煤塵產量要大得多;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比充填法管理頂板產塵量也大。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