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鋅礦石一般都要經過選礦富集成精礦才能冶煉鉛、鋅金屬產品。礦石技術加工選冶試驗,是地質勘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礦床能否作商品礦石開發(fā)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必須進行礦石可選性試驗。在詳查或初勘階段,一般應做實驗室初步可選性試驗,在初勘或詳勘階段一般要做詳細可選性試驗。當礦石物質成分復雜,又有巨大綜合利用價值的大中型、超大型礦床或屬新類型礦石,除進行詳細可選性試驗外,必要時還要做實驗室規(guī)模的擴大試驗。對某些礦石類型當用選礦方法得不到合格精礦產品或無法單體分離時,還要進行實驗室冶煉試驗。 在進行礦石可選性試驗之前,首先應進行礦床礦石物質成分研究,劃分礦石類型,查明元素賦存狀態(tài),鑒定礦物種類、礦石結構構造、嵌布粒度特性,為選礦試驗制定合理工藝流程提供依據。 鉛鋅礦石工業(yè)類型劃分,是在礦石自然類型基礎上,按礦石氧化程度不同分為硫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氧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30%)、混合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30%)。按礦石中有用組分不同,可分為鉛礦石、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銅礦石、鉛鋅硫礦石、鉛鋅銅硫礦石、鉛錫礦石、鉛銻礦石、鋅銅礦石等。按礦石結構構造不同,可分為浸染狀礦石、致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條帶狀礦石、細脈浸染狀礦石等。 當選冶部門需要按礦石類型、分采、分選(冶)時,而在地質剖面圖上能夠圈出,且與相鄰剖面能對應相連,則應圈出其分布范圍,分別計算儲量。 鉛鋅礦的選礦試驗,根據礦石類型不同,則選擇不同的選礦方法。硫化礦石通常用浮選方法。氧化礦石用浮選或重選與浮選聯(lián)合選礦,或硫化焙燒后浮選,或重選后用硫酸處理再浮選。對于含多金屬的鉛鋅礦石,一般用磁—浮、重—浮、重—磁—浮等聯(lián)合選礦方法。 鉛鋅礦冶煉方法:硫化鉛精礦是煉鉛的主要礦物原料,其冶煉方法有火法和濕法兩種。目前以火法為主,濕法處于試驗研究階段;鸱掋U采用燒結焙燒-鼓風爐熔煉和反應熔煉、沉淀熔煉等方法。鉛的精煉主要采用火法精煉,其次是電解精煉。 硫化鋅精礦是煉鋅的主要礦物原料,也有火法和濕法冶煉。火法冶煉采用豎罐蒸餾、平罐蒸餾或電爐;濕法煉鋅,近20年來發(fā)展很快,已成為煉鋅的主要方法。火法煉鋅所得粗鋅采用蒸餾法精煉或直接應用;而濕法煉鋅所得電解鋅,質量較高,無需精煉。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