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跨越海灣(或河口)地帶的自然地理特征、海域開闊程度、岸灘地質(zhì)地貌、沙 洲、汊道情況以及歷史最高潮位,在水中立塔時應對波浪及漂浮物情況作初步查 訪;
(4)跨越水域通航狀況與航道位置;
(5)防洪、航運與其他有關部門對大跨越工程的意見與要求。
14.3 勘 測 成 果
14.3.1 對各擬定的大跨越方案應根據(jù)搜集和調(diào)查資料進行必要的分析計算,編寫可 行性研究階段的工程水文勘測報告。
14.3.2 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水文勘測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
(1)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理特性和有關的水利水電、防洪(防潮)、河道治理工程 規(guī)劃;
(2)各大跨越地段穩(wěn)定條件的初步描述和分析;
(3)各大跨越方案的最高洪(澇、潮)水位或防洪(澇)最高控制水位;
(4)通航水域的航道等級、航運概況、以及航道整治工程規(guī)劃;
(5)河中立塔,應有防洪與航道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文件。
14.3.3 對各大跨越方案必須從工程水文條件進行綜合比較,推薦兩個以上的可行方 案。
15 初步設計階段勘測
15.1 一 般 規(guī) 定
15.1.1 本階段工程水文勘測應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勘測的基礎上,對大跨越設計的水 文條件進行全面搜資、調(diào)查與深入分析計算,并提交工程水文勘測報告。
15.1.2 對大跨越地段一般應進行歷史洪(潮)水位調(diào)查;有完整的防洪(潮)規(guī)劃設計 與工程體系的河流與地區(q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規(guī)劃設計成果。
15.1.3 必須對大跨越地段河床、海岸、湖岸、庫岸或塔位處岸坡的歷史演變進行 調(diào)查,結(jié)合已有水文資料和現(xiàn)場條件,對跨越塔位的穩(wěn)定與安全進行分析與論證, 并預測其今后30~50年發(fā)展趨勢和對塔位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