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品位,以鉛、鋅為主,伴生硫、銀、鎘等。鉛0.379%~4.95%,平均1.51%;鋅0.4%~10.74%,平均3.16%。鉛+鋅平均品位4.67%,其中富礦(鉛+鋅≥8%),約占礦區(qū)總儲量的30%。鉛∶鋅1∶1~1∶5之間,一般1∶2~1∶3。銀高品位222g/t,一般≤40g/t,硫品位一般在10%左右。
(4)礦石組成 主要礦石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和少量黃銅礦、毒砂等。礦石類型,主要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型、方鉛礦-閃鋅礦-磁黃鐵礦型、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型、方鉛礦-黃鐵礦型等。礦石結(jié)構(gòu)構(gòu)造,具有中細粒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狀、斑狀、反應邊、交代溶蝕等結(jié)構(gòu);以浸染狀、斑雜狀、塊狀等構(gòu)造為主,其次有條帶狀、條紋狀、似條帶狀及少量角礫狀等構(gòu)造。
(5)圍巖蝕變 礦床圍巖蝕變較發(fā)育,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黃鐵礦化等。蝕變規(guī)模大,且分帶性較明顯。
(6)礦床類型 屬于火山巖系中沉積巖容礦的海底火山噴流-沉積型鉛鋅礦床。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