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類別:專家論文
作 者:佚名
所在地區(qū):煤機設備維修外觀質量控制方法
下載次數(shù):980
摘 要:
2.2加工制造階段改進外觀質量
1)下料。煤機設備備件中,多數(shù)配件都是通過對板材、棒料用剪切、氣割、數(shù)控火焰切割、數(shù)控等離子切割而成,下料后配件邊緣是否平整,板材類零件表面有無調平直,或者是否全部按照圖紙加工等,都對后期整機裝配質量和涂裝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故改進下料工藝水平,選用合適的下料方法,嚴格要求外圍廠家按照圖紙加工零部件,以及提高質量部門對配件的驗收水平,都是提高備件外觀質量的有效措施。另外,零部件在運輸過程中有無防護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煤機設備外觀質量。2)焊縫焊接。焊縫外觀、表面缺陷等是衡量焊縫外觀質量的一項指標,高質量的焊縫是指焊縫外觀、表面缺陷等方面技術條件符合要求。焊縫外觀不良主要有熔合不良、焊渣焊豆、焊縫不規(guī)整、焊縫搭接不良等。針對焊縫焊接質量問題,可制定焊縫焊接工藝、焊縫外觀質量檢驗等標準。
2.3整機裝配階段改進外觀質量
影響外觀質量的因素歸結為結構件裝配、液壓管路/電氣線路裝配、覆蓋件裝配。1)結構件裝配。按照結構件尺寸、承載力、重量等,暫時將結構件分為大型結構件和小型結構件,大型結構件指承載整機主要零部件(質量大、體積大)或者主要受力部件,如機架、履帶架等;小型結構件指固定一些質量小、體積小的零部件,如煤機設備礦燈安裝架、語音報警器安裝架、接線盒安裝架、工具存放箱等。在煤機設備中,因功能、受力、空間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大型機構件一般很難改動,但小型結構件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可加入產(chǎn)品設計原理,適當更改外觀造型。在結構件裝配階段,需要嚴格按照工序工藝卡執(zhí)行,比如:裝配過程中應遵守“不踩踏、不污染、不磕碰”原則,即不隨意踩踏零部件表面,加注液壓油、齒輪油時油液不污染整機表面,吊裝時需做好防護,不允許磕碰零部件表面,要保證密封端面無滲漏等。2)液壓管路/電氣線路裝配。在煤礦機械的設計和裝配過程中,液壓管路、電氣線路的布置一直都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合理的液壓管路、電氣線路布置不僅能防止出現(xiàn)漏裝、錯裝、不與其他部件干涉,還能保證后續(xù)維修中的故障排查,提高液壓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電氣系統(tǒng)的安全性。文獻[4]提出了一種切實可行的管路線路布置方法,在設計初期通過三維建模、部件干涉分析等確定合理的管路線路布置,不僅能減少整機裝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能提高效率。3)覆蓋件裝配。作為煤機設備外衣的覆蓋件,不僅能起到保護內部零部件的作用,還直接影響著外觀造型。如覆蓋件之間圓弧過渡可改善煤機設備冷冰冰的感覺,在制作覆蓋件時可選用沖壓工藝制作。另外,覆蓋件裝配時要注意其兩者之間的縫隙,縫隙不能過大,也不能相互干涉;螺栓連接部位選擇合適長度的螺栓,且各螺栓選用對應的擰緊力矩,以保證整機配件之間裝配的質量和統(tǒng)一性。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