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焊接技術革新
將微處理、數(shù)字化技術等應用于傳統(tǒng)的焊接技術,由此產生現(xiàn)代新興焊接技術,包括雙焊槍TIG、調制脈沖焊等,這些新興的焊接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而且減少了焊接縫隙。TIG焊,不僅焊接工藝簡潔,而且提高了焊縫強度及伸展性,調制脈沖焊,極大的減少焊接過程中氣孔的出現(xiàn),能夠有效降低焊紋的敏感性,極大的提高了焊接工藝的內外質量。
(二)高能密度焊
高能密度焊包括激光焊、離子焊、電子束焊等。其中激光焊最早起于1960年左右,主要通過二氧化碳和YAG激光進行焊接,不僅焊接過程中的能量高,穿透力強,焊接速度快,能夠實現(xiàn)自動化、精密化控制,而在實際焊接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多種缺陷,為了克服激光焊接過程中的不足,有研究提出通過復合焊接方式,如結合TIG焊、MIG焊等途徑,消除焊接缺陷,擴大了激光焊的應用范圍,提高了激光焊的焊接質量;電子束焊起于1950年左右,其中真空電子焊,具有精準度高、效率高、穿透性強等優(yōu)勢,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特點,能夠極大的縮短熱影響區(qū),提高接頭處焊接質量,防止接頭處焊接裂紋的出現(xiàn),適用于鋁合板較厚情況下的焊接,如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多領域。等離子焊接起于1980年左右,不僅能量密度極高,而且射流速度快,使得焊接過程中能量集中,焊接過程中的變形小,接頭之間等強。焊接的厚度可到2.5cm,極大的提高了焊接的質量,F(xiàn)階段,等離子焊接主要應用于航天產品項目中,相比于歐美國家,我國的等離子焊起步較晚,技術發(fā)展尚處于摸索階段,未來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路需要走。
(三)攪拌摩擦焊
攪拌摩擦焊接最早起于1991年的英國,歷經20多年的發(fā)展,攪拌摩擦焊技術發(fā)展相對成熟,已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焊接攪拌焊技術不僅成本相對較低,而且適應性強,尤其是接頭處的綜合力學性能,使得焊接質量的自動化程度提高,對人的依賴性下降,其最大的不足時,焊接過程中的機械力大,對焊接工件的剛性要求極高。而作為一項固態(tài)焊接技術,尤其適應于現(xiàn)代焊接水平要求,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率,也會逐步的取代溶焊技術,成為為了鋁合金焊接的主要技術手段。
發(fā)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