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也是一種分布廣泛的常見礦物晶體(簇),化學組成是碳酸鈣(CaCO3),主要為無色或白色,有時因含其他元素而呈淺黃、淺紅、紫、褐黑色等。無色透明的方解石晶體稱冰州石,是重要的光學材料。方解石晶體一般發(fā)育完好,形態(tài)多種多樣,常見的有柱狀體、菱面體、板狀體、三角面體等。單晶大小可以從幾毫米至數(shù)十厘米不等。因此,方解石晶簇形態(tài)豐富多姿,造型美觀。有時,方解石晶簇可和金屬硫化物晶體(如黃鐵礦、閃鋅礦)共生,形態(tài)更為美麗。筆者在湖南水口山鉛鋅礦考察時,曾見過 巨大壯觀的以方解石晶簇為主的晶洞,其中可容納數(shù)十人之多,局部可見到菱面體狀方解石晶簇和半透明的棕色閃鋅礦晶體共生產出,構成美麗的圖案。方解石晶簇主要產于以碳酸鹽巖為圍巖的熱液脈狀礦床中,如貴州、廣西、云南等省,那里有大量碳酸鹽巖地層分布,巖漿活動不發(fā)育,因此其生成溫度一般比水晶稍低。
![](http://192.168.1.17:8000/UploadFiles/UploadFiles/2009330102834938.jpg)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