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地層單位是根據(jù)可觀察到并呈現(xiàn)總體一致的巖性(或巖性組合)、變質程度或結構特征,以及與相鄰地層間關系所定義和識別的一個三維空間的巖石體。一個巖石地層單位可以由一種或多種沉積巖、噴出巖或其變質巖組成。單位的鑒別要求是整體巖石特征的一致性。
巖石地層單位必須以實際巖石組分的特征為基礎,而不是以巖石的地球物理性能(電性、磁性、放射性和其他推論或度量的物理性質)、推論出的時間間隔、地質事件、成因等為基礎。因此,在巖石地層單位的定義中不考慮時間、成因、氣候、環(huán)境或事件等因素。但是,巖石地層單位本身是推論這些因素的物質基礎。
化石作為巖石中的一種物質成分,對于識別一個巖石地層單位有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巖石地層單位的定義中不考慮時間、成因、氣候、環(huán)境或事件等因素。但是,巖石地層單位本身是推論這些因素的物質基礎。
劃分變質巖巖石地層單位,仍應遵循巖石特征的整體一致性這一基本原則。原巖是沉積的或火山堆積的巖層序列,在剖面上呈疊覆關系,雖經(jīng)區(qū)域變質,但原巖特征清楚,原生面理保存良好,其層序雖然發(fā)生變化,但通過構造解析可以恢復原來的可信層序,仍按巖石地層單位劃分與命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