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脆性域內巖石受壓縮條件下的破裂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賻r石內裂隙閉合階段,巖石載荷導致巖石內原有微裂隙閉合,應力-應變曲線呈上凹形態(tài),巖石收縮;
、趶椥宰冃坞A段,巖石載荷發(fā)生顆粒和孔隙變形,應力-應變曲線呈線性關系,這基本上是一種可逆過程;
、畚⒘严渡L及巖石擴容階段,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之后,應力-應變開始出現非線性特點。應力達到屈服應力(τy)水平,巖石繼續(xù)載荷引起微裂隙穩(wěn)定擴展,致使巖石擴容,同時伴有顆粒微應變。單個微裂隙的長軸方向有朝平行最大主應力發(fā)展的趨勢,而且基本上是張性裂隙。應力超過屈服應力繼續(xù)升高,出現應變硬化,摩擦剪切強度發(fā)生變化。應力達到極限應力(τp),應變硬化隨之消除,巖石擴容達到極大值。在這一階段,聲發(fā)射現象驟增,彈性波速減小以及其它變化表明,變形已明顯偏離理想彈性;
④宏觀破裂形成、發(fā)展階段,應力超過極限應力之后,應力下降出現應變軟化,剪切強度逐漸減小,直到巖石里最終可見的宏觀破裂。應力下降到接近剩余應力(τr)水平,應變軟化隨之消失,巖石擴容減至最小,巖石破壞。在這一階段,在有些情況下,出現與主壓應力方向平行的張破裂;在更多情況下,出現與主壓應力斜交的剪破裂,它們由沿潛在的剪切面排列的張性微破裂發(fā)展而成。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