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孔隙中的流體對其變形的影響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當巖石中富含流體時,可使巖石強度降低。另外,孔隙流體的存在可以促過礦物在應力作用下的溶解遷移和重結晶,從而促進了巖石的塑性變形. 表中列舉了幾種巖石在潮濕條件下抗壓強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是孔隙流體壓力的效應。巖石孔隙內流體的壓力稱為孔隙壓力。在正常情況下,地殼內任一深度上孔隙水中的流體靜壓力相當于這一深度到地表的水柱的壓力,約為靜巖壓力(或圍壓)的40%。由于某些原因,如快速沉積或構造變動使沉積物快速壓實而孔隙水不能及時排出等,可使孔隙壓力異常增大。在油田中曾測得,孔隙壓力與圍壓之比達80%,甚至也存在接近于1的可能性?紫秹毫Γ≒p)的作用在于它抵消了圍壓(PC)的作用。這時對變形起作用的是有效圍壓Pe:Pe=Pc-Pp
因此,當巖石中存在有異常的孔隙壓力時,就產生了類似降低圍壓的效果,使巖石易于脆性破壞及降低強度。如前述赫德的實驗,當孔隙壓力為圍壓的95%時,壓縮條件下的脆-韌性過渡將加深到5.5km。
莫爾圖解可以很好地說明孔隙壓力對巖石破壞的促進作用。下圖中橫坐標表示有效正應力(總正應力與孔隙壓力之差)。圓I代表孔隙壓力為零時的壓力狀態(tài),這時巖石是穩(wěn)定的。隨著孔隙壓力的逐漸增大,雖然外加的總正應力不變,但有效正應力逐漸減小,使應力圓向左移動。一旦應力圓移到圓Ⅱ處,與莫爾包絡線相切,巖石就要破壞。因此,異?紫秹毫Φ淖饔每纱偈箮r石發(fā)生斷裂。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