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蠕變是一種通過擴散物質的轉移而達到顆粒形態(tài)改變的作用。當巖石中存在有粒間水膜時,擴散蠕變更易發(fā)生。物質從高應力的邊界處溶解,通過粒間水膜而遷移,在低應力邊界處沉淀,這種作用叫壓溶作用。通常石英、方解石等礦物很易受到壓溶而發(fā)生物質的遷移。被溶出的物質可以在巖石的張性裂隙中沉淀,形成同構造脈;也可以在被壓溶顆粒的兩端張性空間處沉淀,形成須狀增生晶體;或沉淀于強硬礦物的平行于拉伸方向的兩端,形成壓力影構造(下圖);或者遷移出體系之外。
由于壓溶作用,可以使巖石在垂直壓縮方向縮短,平行拉伸方向伸長,使總體發(fā)生變形,但礦物內部晶格并沒有發(fā)生塑性變形,晶格方位也不會改變。它是巖石變形中的很重要的一種變形機制,在不變質或淺變質巖區(qū)尤其顯著。
![](http://192.168.1.17:8000/UploadFiles/UploadFiles/200931811520511.jpg)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