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低含量錫外,錫的測定多是選用金屬或其他復(fù)原劑將錫(Ⅳ)復(fù)原為錫(Ⅱ),然后用碘滴定的辦法。因而,別離辦法主要是考慮對該法有攪擾的銅、鎢、鉬、砷、銻、鈮、鉭、釩、鈦等的別離,并且這些元素也常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 錫的別離辦法,主要有沉積、蒸發(fā)(或蒸餾)以及萃取等辦法。此外離子交流法也有運(yùn)用。 錫與銅的別離可用將錫沉積為氫氧化物,一起被別離的還有鎢和鉬。用別離錫與鎢適用于含鎢較少而含錫較高的樣品。不然,氫氧化物沉積中殘留的鎢量足以阻礙錫的測定。 錫量較低時(shí),可用鈹作載體,在EDTA存鄙人,用使錫與鈹共沉積,能使錫與鎢及大多數(shù)雜質(zhì)別離。 很多鎢、鈮、釩、鉻與錫的別離,較早的文獻(xiàn)介紹在酒石酸存鄙人約2%溶液中,用沉積錫。現(xiàn)在,在某些單礦藏分析中,選用在酒石酸介質(zhì)頂用硫代乙酰胺使錫沉積,這時(shí),鈮、鉭、鈦、鎢、鈾及鐵等均留于溶液中。 試樣中的錫如僅以錫石狀況存在時(shí),則先用硝酸或處理試樣,可將銅、鉍、砷的礦藏(蔥臭石FeAsO4·2H2O破例)溶解而與不溶的錫石別離,濾出殘?jiān)ㄓ墟u時(shí)再用1:1洗刷),然后用堿熔融。 錫與碘化銨成蒸發(fā),不只用于分化錫礦石,一起能與鎢、鉬、鈮、鉭、銅、砷、鋁及大部分的鐵、錳、鎳、鉛、鈦、鋯等元素別離,但鋅、鎘、鉍、、銻一起蒸發(fā)。 用鋅粉—氯化銨復(fù)原焙燒分化錫礦石,砷、銻呈氯化物形狀蒸發(fā),此法可使錫與大部分砷、銻別離。 在硫酸—溶液中,錫能夠SnBr4方式蒸餾別離。蒸餾在180~200°通二氧化碳進(jìn)行。為了一起別離砷、銻,也可使砷(Ⅲ)、銻(Ⅲ)、錫(Ⅳ)逐個(gè)蒸餾。先在1:1硫酸溶液中,參加濃于110°蒸餾砷;再參加磷酸,并滴加于155~165°蒸餾銻;最終,滴加—于150°蒸餾錫。餾出液別離用水搜集。 此外,運(yùn)用四價(jià)錫的鹵化物沸點(diǎn)較低(SnCl4 114°,SnBr4 293°,SnI4 343°)的性質(zhì),在分析含錫礦石的其他組分時(shí),常將錫蒸發(fā)逐去,借以消除錫的影響。 錫能夠萃取別離。在8M頂用甲基異丁基酮(MIBK)萃取錫(Ⅳ);在硫酸介質(zhì)頂用萃取。尤以后者運(yùn)用較廣,除錫外,僅有砷(Ⅲ)及部分銻(Ⅲ)被萃取。 在檸檬酸存鄙人,調(diào)理pH為6~6.5,經(jīng)過硅膠交流柱,錫被吸附而與很多鎢、鉬等別離,然后用1:1淋洗錫。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