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土地基的勘察重點主要包括: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生成環(huán)境,埋藏深度、軟土層和表層硬殼、下臥壓縮層的厚度及其分層物理力學性質(zhì),軟土底部硬層的坡度,有無排水層次,地下水的埋藏、補給、逕流和排泄條件。 軟土地基勘察應采用鉆探和原位測試相結(jié)合的綜合勘探方法?碧、測試及土工試驗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勘探、測試點的布置、密度應根據(jù)軟土的成因類型及地層結(jié)構、成層條件、硬底橫坡等軟土的空間變化特點確定。如:長江沖積平原、太湖湖積平原等區(qū)沉積的軟土多治古湖沼、古河道及暗埋的塘渠分布,且其地表微地貌多被人類活動所破壞,勘探點縱向間距宣控制在5O.左右,在軟土分布界線附近還應適當加密,以準確確定軟土的分布范圍;而在濱海平原區(qū),由于軟土地層成層較穩(wěn)定,勘探點縱向間距可控制在lOOm左右。在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及縱向變化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橫斷面勘探。 2)鉆探、原位測試(主要包括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試驗、應力鏟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動力觸探、標準貫人試驗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應根據(jù)地層巖性特點、建筑物的類型、規(guī)模、基礎型式等情況決定,注意勘探、測試方法的適宜性。如:對于飽和粉土、砂類土,由于采取原狀土樣困難且極易析水,各類指標應以原位測試成果為主。對于橋涵基礎當采用靜力觸探時(單橋靜力觸探為主),宜配合一定數(shù)量的雙橋靜力觸探,而對路基工程應有適當?shù)目讐红o力觸探孔。對于均質(zhì)的飽和軟黏土,十字板剪切試驗是獲取軟土抗剪強度指標的合適方法。 3)為更好地發(fā)揮鉆探、原位測試綜合勘探的效果,解決兩者在土類劃分、地基承載力等參數(shù)取值上的差異,宜在不同地貌單元、不同巖相地段進行鉆探與原位測試的對比試驗,建立其相關關系,并采用載荷試驗校核。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