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開采是指依照礦床的賦存條件,用一定的采、裝、運設備,在敞露的空間從事開采工作。有的礦床規(guī)模很大,埋藏較淺,甚至出露地表,只要將上覆巖層及部分圍巖剝離掉,不需掘進大量的井巷就可以從地表直接挖掘出有用的礦物,這種礦床適合用露天開采。 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 。1)基建期短、見效快。根據(jù)國外金屬礦山建設經(jīng)驗,建成一個大型露天礦,一般只需2~4年的時間,小型礦只需3~4個月,而建成同等規(guī)模的地下礦山,至少需要增加一倍的時間。 。2)開采空間大、勞動生產(chǎn)率高。露天開采可采用大型或特大型、高效機械設備,有利于實現(xiàn)采礦機械化,從而大大提高開采強度,勞動生產(chǎn)率比地下開采高2~10倍。 (3)開采成本低。由于露天礦作業(yè)范圍大,有利于機械化開采,降低了采礦成本。一般來講,露天采礦比地下采礦開采成本降低200%~300%。 。4)礦石損失貧化較小。金屬露天礦,礦石損失率一般為3%~5%,貧化率一般為5%~8%,而地下開采一般損失率為15%~25%,貧化率為3%~20%。因此,露天開采對充分回收國家礦產(chǎn)資源有利,尤其是對一些高溫、易燃、多水的礦體,露天開采更具適應性和靈活性。 (5)勞動條件好,生產(chǎn)比較安全。 但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相比,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1)由于露天開采是敞露作業(yè),所以受氣候影響大,暴雨、大雪等惡劣天氣都可能影響開采作業(yè)。 。2)基建投資較大。由于露天開采采用大型機械設備,基建剝離量較大,加上礦山大量征用土地,往往導致基建投資較大。 。3)礦山占用地較多,對環(huán)境破壞大,工作中粉塵、噪聲、廢氣等氣所造成的污染范圍,比地下開采大。 露天開采在經(jīng)濟、技術、安全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只要條件允許,應優(yōu)先考慮露天開采,這也是國內(nèi)外總的趨勢。但露天開采不能取代地下開采,從礦山技術經(jīng)濟方面衡量,當露天開采成本高于地下開采成本時,應選用地下開采,尤其是對埋藏較深的礦床,一般只宜選用地下開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