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學 組 成: Hg,偶含少量的金和銀。據(jù)光譜分析可能還有銅、鐵、鉛、銻、鋅等;
鑒 定 特 征: 以其顏色、金屬光澤、比重大為鑒定特征; 成 因 產 狀: 自然汞為表生礦物,產于低溫熱液型汞銻礦床的石英脈、重晶石脈、碳酸鹽脈及白云巖裂隙中;主要見于辰砂晶體的孔洞中或白云巖的微裂隙中;自然汞與辰砂、黑辰砂、輝銻礦、閃鋅礦、硫銅銻礦、黃鐵礦等共生或伴生; 著 名 產 地:世界著名的產地有中國陜西旬陽縣公館汞銻礦床、瑞典旺木藍的佩吉斯伯格和哈斯提格、西班牙的卡撒根那等地。 名 稱 來 源: “Mercury”來自“Mercurio”西班牙語意指汞礦;
晶體形態(tài) 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晶類;菱面體晶形,也有成薄膜片狀或細小的水滴狀; 晶體結構 晶系和空間群: 三方晶系,D53d—R-3m;
晶 胞 參 數(shù): a0=3.005?,z=1;
物理性質 硬 度: 液體
比 重: 14.26g/cm3
解 理: 無 顏 色: 錫白色
條 痕: 錫白色
透 明 度: 不透明
光 澤: 金屬光澤
其 他: 液態(tài)礦物燒之可完全揮發(fā)成汞蒸氣,氣態(tài)點為350°C,冰點為-40°C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