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菱錳礦也是碳酸鹽礦物,它常含有鐵、鈣、鋅等元素,并且這些元素往往會(huì)取代了錳,因此,純菱錳礦很少見(jiàn)。菱錳礦是生產(chǎn)鐵錳合金的錳的來(lái)源。它們通常為粒狀、塊狀或腎狀,紅色,氧化后表面呈褐黑色。具有玻璃光澤。有些色彩好看且透明的菱錳礦可制作成低檔飾品。
[晶體化學(xué)]
理論組成(wB%):MnO 61.71,CO2 38.29。與FeCO3、CaCO3、ZnCO3可形成完全類(lèi)質(zhì)同象系列,故常含F(xiàn)e(達(dá)26.18%)、Ca(達(dá)8%)、Zn(達(dá)14.88 %)、Mg(達(dá)12.98%);形成鐵菱錳礦、鈣菱錳礦、菱鋅錳礦等。有時(shí)含少量Cd、Co等。
[結(jié)構(gòu)與形態(tài)]
三方晶系 ;菱面體晶胞;arh=0.584nm,α=47。46';Z=2;六方晶胞:ah=0.473nm,ch=1.549nm;Z=6。方解石型結(jié)構(gòu)。
復(fù)三方偏三角面體晶類(lèi),D3d-3m(L33L23PC)。晶體呈菱面體狀,晶面彎曲,多出現(xiàn)于熱液脈中,但不常見(jiàn)。主要單形:菱面體r 、e ,有時(shí)出現(xiàn)六方柱a ,平行雙面c。熱液成因者多呈顯晶質(zhì),粒狀或柱狀集合體。沉積成因者則多呈隱晶質(zhì),塊狀、鮞狀、腎狀、土狀等集合體。
[物理性質(zhì)]
晶體呈淡玫瑰色或淡紫紅色,隨含Ca量的增高,顏色變淺;致密塊狀體呈白、黃、灰白、褐黃色等,當(dāng)有Fe代替Mn時(shí),變?yōu)辄S或褐色。氧化后表面變褐黑色。玻璃光澤。解理完全。硬度3.5~4.5。性脆。相對(duì)密度3.6~3.7。
偏光鏡下:無(wú)色或淺玫瑰紅色。一軸晶(-),No=1.816,Ne=1.597;折射率隨含Ca量的增高而降低,隨含F(xiàn)e量的增高而升高。
[產(chǎn)狀與組合]
熱液、沉積及變質(zhì)條件下均能形成,但以外生沉積為主,形成菱錳礦沉積層。
菱錳礦為某些硫化物礦脈、熱液交代、接觸變質(zhì)礦床的常見(jiàn)礦物,與硫化物、低錳氧化物和硅酸鹽共生。
[鑒定特征]
玫瑰紅色,氧化后表面褐黑色,硬度較低,常與其它含Mn礦物共生。
[1] [2] 下一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