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5.5~6,比重2.47~2.50,{110}解理極不完全,貝殼狀斷口,顏色呈白色或無色,有時帶淡黃色、學(xué)肉紅色或灰色,無色條痕,透明度為透明至半透明,有玻璃光澤或光澤暗淡。折射率:No=1.508,Ne=1.509。白榴石色淺,經(jīng)常呈完好的四角三八面體晶形,產(chǎn)于堿性火山巖中。
化學(xué)組成:組成成分相當(dāng)穩(wěn)定,僅有部分K可以被Na或Ca所置換。Na的置換量不超過13%,Ca則更少。理論成分:K2O 21.58,Al2O3 23.40,SiO2 55.02。
成因產(chǎn)狀:白榴石見于第三紀(jì)以后或近代富鉀而貧硅的火山熔巖中,在一些堿性淺成侵入中體中,有時也可見到有白榴石的產(chǎn)出。白榴石不可能與原生石英共生。 白榴石是提取鉀和鋁的原料。
(1)白榴石是屬于硅氧不飽和典型的高溫礦物,當(dāng)他形成時,若有多余的SiO2存在,就將形成鉀長石,因此白榴石不可能與原生石英共生的。(2)白榴石受到后期作用易變化為正長石和絹云母,亦可為霞石和鈉長石所交代,但它們?nèi)员A舭琢袷耐庑,稱為“假白榴石”或“變白榴石”。(3)白榴石受含鈉溶液作用時變?yōu)榉椒惺;表生條件下變?yōu)楦邘X石等粘土礦物。在白榴石變?yōu)榉椒惺蚋邘X石的過程中,成分中的鉀轉(zhuǎn)入土壤溶液,所以含白榴石巖石所形成的土壤常較肥沃。
![](upload/supply_image/2008/7/1/082741125000020080619000001/白榴石.jpg)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