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伊利石的選礦方法主要有人工揀選、浮選、重選等。
對伊利石含量較高的原礦一般根據(jù)礦石油脂光澤的強弱、顏色和白度的差異進行人工揀選。對于含黃鐵礦的伊利石可以用浮選方法分離。在原礦破碎之后進行搗漿,加入適量分散劑使伊利石分散,然后用黃藥類捕收劑捕收黃鐵礦。如果伊利石中含有褐鐵礦等染色雜質(zhì)礦物,可用化學漂白法增加其白度,具體方法是用草酸作pH值調(diào)整劑,以硫代硫酸鈉(保險粉)作為還原劑進行化學漂白。
伊利石提純的關(guān)鍵是與大量的石英分離。雖然伊利石與石英的密度相近,但它們的粒徑和粒形相差較大。伊利石為片狀,石英為粒狀;伊利石顆粒均在0.2mm以下,而石英顆粒主要分布在0.2~2mm之間。因此,可以采用重選方法利用沉降速度的不同達到伊利石和石英分離的目的。還可以采用小直徑水力旋流器進行伊利石和脈石礦物的分離,通過改變水力旋流器直徑,溢流I:1和沉砂El尺寸,進漿壓力,濃度等工藝條件,達到伊利石與脈石礦物的分離。
伊利石精礦礦漿在弱堿性條件呈懸浮狀態(tài),在弱酸性條件下才自然沉降。
伊利石粉體用作塑料和橡膠的填料時還要根據(jù)不同的聚合物體系進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與高聚物基料的相容性。伊利石的表面一般呈酸性,因此,多選用硅烷偶聯(lián)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