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平面圖是表示選礦廠所在地區(qū)各廠房位置之間確切關系的圖紙。一般有下述幾種:
(1)區(qū)域位置圖:圖中應繪有涉及區(qū)域的原有地貌、地形、地物、工人村及選礦廠各廠房分布情況;分別繪出供水、供電、排水、供熱供汽等設施及管線布置情況;對原有和新建的鐵路、公路、水上航線及架空索道等線路以及崩落范圍、洪水位、廠區(qū)圍墻等相互關系,均應表示清楚。
繪圖比例一般為l/25000~l/50000,圖中應標出圖例、指北方向、風向圖、與外部交通網(wǎng)連接的坐標網(wǎng)及坐標數(shù)字。
(2)選礦廠總平面圖:圖中不僅要表示選礦廠及有關輔助設施的建筑物及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并應表示它們之間的豎向關系。豎向布置主要解決建、構筑物、鐵路、道路標高;排水方式;臺階、邊坡加固類型(擋土墻、護坡、護墻);進行土石方平衡計算等問題。對工程地質的鉆孔位置也應表示清楚。
總平面圖繪制比例一般為l/1000~l/2000,施工圖設計時比例為l/500~1/1000。圖中應標出圖例、指北方向、風向及建、構筑物一覽表,并注明各廠房地坪標高。
(3)綜合管線圖:一座現(xiàn)代化的選礦廠、各種管線錯綜復雜。按用途劃分有礦漿、水、電、汽、燃料、通訊管線等。按敷設方式劃分有地上、地下、架空三種類型。圖中應明確表示各管線間相互關系、敷設方式及某些構筑物的形式。對復雜的管線及管架應有局部剖面圖,并注明有關尺寸。圖例中各種管線符號應表示清楚。
在進行綜合管線配置時,一般應遵守下列原則和要求:
1)布置管線時,必須貫徹不占良田好地的原則。
2)盡量減少對廠房、料堆擴建的影響,適當考慮管線本身改造及擴建余地。
3)全面考慮各種管線的性質、用途、相互關系及彼此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選擇合理的走向及敷設方式。
4)布置地下、地面、架空管線時,應考慮到生產(chǎn)安全、施工、維修方便,并符合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
5)布置管道時,應考慮到工程地質情況,注意地震、凍土及嚴寒地區(qū)、膨脹土(裂隙粘土)地區(qū)等對管道產(chǎn)生的影響。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