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礦井突水應采取的措施 1) 探水巷道的掘進斷面不宜過大,以縮小受壓面積。同時應有兩個安全出口,用于通風、流水和撤人。一般情況下應雙巷掘進,必要時在聯(lián)絡巷之間開掘安全躲避洞室。 2) 掘進巷道坡度不準起伏不平,以免低處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員有被堵的危險。 3) 上山方向的水害威脅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時,為保證下山工作人員的安全,應暫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脅消除后再繼續(xù)工作。 4) 探到老空并已放水的掘進工作面,如果不能馬上與老空掘透而在幾天后再掘進時,應重打2~3個檢查孔,以免原有的鉆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積水。切不可冒然掘進。 5) 探水巷道必須嚴格掌握巷道掘進方向,沿著探水孔的中心線掘進,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幫距縮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果地質(zhì)變化必須偏離時,應進行補充鉆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補救。 6) 合理選擇巷道掘進的爆破方法,在探水眼嚴密掩護下,且保持超前距和幫距時,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裝藥、放小炮的方法,以利于保持煤體的穩(wěn)定性。 7) 嚴格執(zhí)行“三不裝藥”制度,即炮眼或掘進工作面有出水預兆不裝藥,超前距不夠或偏離探水方向不裝藥,掘進工作面支架不牢或空頂距超過規(guī)定時不裝藥。 8) 為了預防探放水以后又重新積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的穿層斜石門掘進接近老空放炮時,應將所有人員撤到聯(lián)絡巷或下部平巷。 9) 掘進打眼沿釬桿向外流水時,應停止工作,不準拔出或搖晃鉆桿,要設法固定,并向礦報告,聽候處理。 [1] |